
2012年11月刊《新營銷》,用大量篇幅傳播這樣一個概念—首席執行客戶。隨著消費者手中的工具和終端越來越多,他們逐漸掌握了傳播的主動性。營銷正從“找到消費者”變為“消費者找到品牌”,從“制訂一個活動讓消費者參與進來”到“為消費者量身訂制一個關于品牌的活動”—在這個變幻無窮的時代,停下腳步便意味著落后于他人。
社交化媒體營銷在2013年繼續維持著火爆的狀態,雖然人們議論紛紛,但是沒人敢停下嘗試的腳步,拿微博營銷來說,也在從“人無我有”向“人有我優”邁進,在所有人都做微博營銷的今天,你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官方微博脫穎而出?當人們都拼創意的現在,你怎樣才能讓自己策劃的活動更吸引眼球?在營銷活動不斷創新的浪潮中,你怎樣抓住一閃而過的注意力,讓消費者停留下來成為自己忠實的粉絲?
其實,不僅僅是廣告主在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那些趁著微博興起初期開展“圈地運動”的社會化營銷公司在忐忑:微博營銷生態鏈,下一步將向何方發展?作為鏈條中的一環,自己會被逐漸擠壓還是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微博營銷的大餅,將來是否有自己一份?
大家都在一邊走,一邊觀望。
其中,對社會化營銷未來發展趨勢影響最大、起到主要作用的恐怕就是那些平臺了。比如新浪,將新浪網與新浪微博劃分為兩大板塊,流露出新浪對微博未來的期冀。與此同時,營銷模式處于不斷完善之中,雖然有時難免有些動作不穩,但是從中可以看出新浪對微博營銷探索的決心和力度,它正在聚集元氣,規范微博,讓微博營銷步入良性循環。
更多的企業從中看到了營銷的發展趨勢,比如京東,比如小米手機,它們開始將社會化營銷作為一條直接觸及消費者的銷售渠道,為此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
在社會化營銷的世界,雖然目前難免有些嘈雜,但仍需更多的關注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