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帝黃渤好吃、會吃、懂吃,廚藝在圈中十分了得。黃渤說最重要的是吃著舒心、做著用心,食材未必多么講究,但必求新意。“哪怕是一碗炸醬面也要做出點新意才好。”黃氏炸醬面是他談吃必提的看家美食話題。
沒完沒了的炸醬面
一提到炸醬面,黃渤的話就沒完沒了。“其實這道炸醬面絕技是被大胃王同學們生生塑造出來的。上大學時,我經常給同學做飯。你們也能想象,那個年紀的男生,一個個如狼似虎,吃什么都不夠,窮學生哪吃得起什么好的食材啊,我想,吃面條省事,干脆做這個吧。時間長了,就生生練就出了這黃氏炸醬面的獨特手藝,也就出了名了。”
黃渤做飯有點即興創作的味道,在市場里看到合適的東西會先買回來,然后自己再加點創意,所以他的菜總是有點不一樣。就說這道黃氏炸醬面吧,肉末、香菇、胡蘿卜、洋蔥基本是保留配菜,其他的,就視當時的心情和情況而定。但最重要的是醬,黃渤喜歡幾種醬料混合,北京傳統黃醬、四川的郫縣豆瓣醬、東北大醬、南方的甜醬,總之,他喜歡嘗試把它們用不同比例來“混搭”,稍一變化,味道就不一樣了。“我特別注意細節,比如炒的時候把肉末煸得干一點,出來后味道會更香一點,還有就是肉的肥瘦比例,我也會特別注意。生活有了這一點那一點的細碎快樂,也就有了意義。”
一碗炸醬面承載著影帝當年青蔥歲月的美好記憶,也讓他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我不挑食,我愛吃肉
除了炸醬面,黃渤還能做鮑魚飯,不過那是山寨版的,倒當真唬住不少人呢。
那還是上大學時,黃渤曾經請同學們吃過鮑魚飯。其實就是蘑菇飯。把大的花菇發好切片,把花菇和雞放肉湯里面小火燉,再加點高湯或鮑魚汁調味,米飯用小碗盛好扣在碟子上,旁邊放點薄薄的黃瓜片,再像模像樣地澆汁,從造型到味道都還蠻五星級的。你想那會兒,黃渤什么范兒,請全班同學吃鮑魚。吃了以后大家就給黃渤提意見:“黃渤,你做的鮑魚味道挺好,就是香菇放太多了,蘑菇味把鮑魚味給蓋了。”其實哪有鮑魚啊。
即使這樣,也吃得同學們特感動。
黃渤不挑食,好吃的都愛,但是以肉類為主。難怪問及他最喜歡的北京餐廳,他不假思索地說是“道哥”劉樺在簋街開的“雞煲之家”,并狂贊那里的雞煲真的很好吃。愛吃肉是一方面,還可見黃渤與哥們兒的情誼之深啊。到臺北夜市從頭到尾沒停嘴
臺灣可以說是黃渤的福地,在這里他捧得了金馬獎,同時,濃郁地方色彩的臺灣小吃也經常讓黃渤停不住嘴。每次去,黃渤都有很多必點小吃,“鱔魚面、臭豆腐煮泡菜、臭臭鍋、大腸套小腸等等,我第一次去臺北的夜市一條街時,真的太好吃了,從頭到尾都沒停嘴,所以每次去臺灣,即使不能再跑趟夜市,也會勞煩別人把最心愛的這幾樣買回來大快朵頤,嘴里吃美了,胃口踏實了,心里才覺得自己真是身處寶島了!”
如今,盡管黃渤常年在外忙碌,一旦回了家放下行李就會先跑菜市場,回家后就開始忙活,胡蘿卜燉牛肉,山藥燉羊排,熱氣騰騰,滋味濃厚,一家人圍坐著吃他做的菜,是黃渤心里最向往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