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的柴。安靜的靜
進央視前,柴靜在湖南主持一檔名叫《夜色溫柔》的夜間廣播節(jié)目。若干年后,聽眾們?nèi)杂浀媚莻€清冷的開場白:“我是柴靜。火柴的柴,安靜的靜?!?/p>
1976年出生在山西的柴靜,兒時幾乎沒見過藍天,童年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聞某個相熟的大人在礦下又出事了。她沉默寡言,識字早,卻沒什么書看,手邊讀物是父親的中醫(yī)書。高中時,她成績平平。大學畢業(yè)時,柴靜放棄家人為她安排好的工作單位,應聘當了湖南文藝廣播電臺主持人,她主持的《夜色溫柔》節(jié)目大受歡迎,三年后,她當上了電臺綜藝部的主管。
1999年,在湖南已小有名氣的柴靜選擇辭職去北京讀書。她在北京廣播學院進修,學的是電視編輯。就像若干年前,高中老師曾告訴柴靜的母親:“這個女孩雖然不怎么講話,但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那一年,湖南廣電的舊同事拜托柴靜為新電視節(jié)目《新青年》招募“一個性格激進的主持人”。久尋未果,柴靜于是第一次走上電視。
做新聞背后的人
2000年底,央視制片人陳虻在節(jié)目中看到柴靜,不覺眼前一亮——這女孩很知性,但眼睛里有種狠的東西。陳虻打電話找到柴靜,希望她加盟央視《東方時空·時空連線》。他說:“你來吧,我們要給白巖松找一個女搭檔?!辈耢o感覺有壓力,不想去,但一想到這么大的一個平臺,沒有拒絕的理由。
可是去了,她的日子并不好過。有一陣子連結(jié)尾評論都不會寫了,怎么寫都通不過,領(lǐng)導等著審,柴靜瞪著眼坐在桌前,這時白巖松進來遞給她一張紙,是他替她寫的串場詞。柴靜既慚愧又感動,一直留著那張紙。2003年,柴靜調(diào)到《新聞調(diào)查》欄目任記者,開始深入接觸“新聞當中的人”。面對死亡、黑幕、陰謀和不公,她穿越恐懼,直抵事件核心。
有人問柴靜的勇氣來自哪里,她答:“我去采訪討薪八年未果的農(nóng)民,在他坐過的法院臺階上坐著,體會他的無助;我去采訪拆遷中喪子的母親,看著她淚流滿面;我去采訪注射了‘奧美定’的女人,用手觸摸她胸部的硬塊,知道這個將永遠無法根除……這一切,讓你知道你跟這個時代的聯(lián)系。如果你僅僅為追求個人幸福而活著,你將永遠得不到幸福。”
2003年,柴靜是最早深入“非典”第一線采訪的記者之一。搖晃的鏡頭、柴靜身穿白色防護服的瘦弱身影和蒼白的面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采訪艾滋病人、自殺兒童、吸毒女,地震、奧運、征地,柴靜的身影總出現(xiàn)在新聞第一線。有人總結(jié),在這些節(jié)目里,鏡頭中的柴靜,62%的時間挺身而出與黑暗勢力交鋒,38%的時間低下身去傾聽弱者的申訴。那個瘦弱但眼神堅定、提問尖銳的女記者,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深深記住。在《看見》。她變得更寬厚了
性格沉靜的柴靜,骨子里是極有主見的一個女孩子。比如,接手央視新欄目《看見》第一期,她力主選擇姚晨,當時欄目組有不少人反對,她依然堅持。
柴靜對姚晨最深的印象,是姚晨在微博發(fā)布了家人遭強拆的事件后又刪除了這個帖子,當中流露的無力感很真實,刪帖的舉動也很不尋常。柴靜看了姚晨的微博,一些比較敏感的公共事件她也轉(zhuǎn)發(fā)及表達意見,這對明星來說,是鮮見的——公眾人物影響越大,越要背負責任。因為柴靜獨特的視角,姚晨這一期節(jié)目播出后,反響特別強烈。
《看見》在播出采訪藥家鑫案雙方父母這一期節(jié)目時,柴靜的一個舉動讓人記?。核稍L受害者張妙的父親張平選,隔壁忽然傳來一陣號啕,是張妙的母親?!盀槭裁床贿M去勸勸?”柴靜問?!皠褚矝]用?!辈耢o起身,對著鏡頭說:“我去看看,我去跟她說說……”她示意攝像師留在原地,不要拍攝。采訪戛然而止。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只是張家門簾背后映出模糊的剪影——柴靜拉著張妙的母親。再沒有任何具象的鏡頭、動情的表述,只聽到一個母親斷斷續(xù)續(xù)的哭聲。
柴靜這一刻的靜,贏得了觀眾的心。
有人說:“央視十年,柴靜的變化不是顛覆式的,是成長式的,以前她鋒芒、靈動,強調(diào)現(xiàn)場的激烈感,在《看見》里,她變得更寬厚了?!逼鋵崳耢o一直是個爭議人物。剛進央視時,柴靜一心想著建功立業(yè),在鏡頭前極富表現(xiàn)力:拎著高跟鞋去追一個孩子,或屈身近前握住當事人的手;對采訪對象發(fā)出連環(huán)式追問。那時,她喜歡短兵相接的新聞江湖。令柴靜今生難忘的,是做《新聞調(diào)查》第二期節(jié)目《雙城的創(chuàng)傷》時的經(jīng)歷。六個孩子集體自殺,有兩個死了?;钕聛淼恼l都不肯開口說是什么理由。柴靜去其中一個孩子的家里采訪,節(jié)目播出后,在節(jié)目中為孩子擦眼淚的柴靜被指責表演性過強。接受采訪的這個孩子跑去看柴靜的網(wǎng)站,看到了外界對柴靜的指責。
結(jié)果這個孩子給柴靜發(fā)了條短信:“我只想告訴你,如果你當初僅僅只是一個記者的話,我不會告訴你這么多的。”那一刻,柴靜心頭震撼著,羞愧著,反思著。
與另一個柴靜對抗
現(xiàn)在的柴靜,作為新聞記者的柴靜,還是不得不和另一個作為女子的柴靜對抗。
有人開玩笑說柴靜是央視最窮的主持人——她至今沒有在北京買房,這十多年一直住在原來租的房子里。柴靜不以為然:錢這東西跟能力、跟道德都沒多大關(guān)系,只要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夠生活了,就很好。柴靜說:“財富和成功不能給我安全感?!?/p>
生活中,柴靜柔軟,沒有方向感,極愛丟東西,如手機、錢包、筆記本、紙。有時和友人一起喝咖啡,她搶著買單,一掏兜,發(fā)現(xiàn)忘帶錢包了?!八詈凸ぷ魇莾蓚€狀態(tài),上節(jié)目她頭腦清楚,算賬特別快,每次討論選題,能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強大理性說服他人??梢坏缴钪?,她自理能力差。所以大家喜歡保護她,寵著她。”范銘說。
柴靜在短短幾年工夫取得了令無數(shù)同行仰視的成績:2003年獲年度風云記者稱號,榮獲全國抗擊非典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稱號;2008年榮獲東方衛(wèi)視感動中國綠色人物稱號;2009年當選央視“優(yōu)秀播音員主持人”;2010年當選央視年度“十佳主持人”。
朋友們用三個字概括柴靜:行動者。每年,她幫張立憲做《讀庫》讀者年終活動;崔永元《我的抗戰(zhàn)》現(xiàn)場,她主持;休息時,和周云蓬對談詩歌和音樂……一堆朋友聚會,男人們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柴靜在一旁拿著掃把、抹布默默收場。
上出租車,司機想抽煙。柴靜討厭煙味,但看司機實在難受,于是伸手:給我一根吧。她以這樣的方式去理解人,春風化雨。
早年,柴靜喜歡戴藏飾,這些年不戴了。有節(jié)目需要,她才化妝,生活中,素面朝天。
記不清哪年哪月哪天,柴靜給《看見》欄目的編導范銘發(fā)去一條短信:幸好,我們沒老,沒腐朽,沒對生命就范。
(張歆鈺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