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女兒對郎平可以說是愛恨交加。
本來,郎平到美國加州過上了相夫教女的生活。1995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國家體育總局想到了郎平,郎平二話沒說就告別了丈夫白帆和女兒白浪回到北京。然而,這次回國的代價是巨大的,不久,她就收到了白帆從美國寄來的離婚協議書。
中國女排讓郎平沒有時間傷心流淚,她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了女排上。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她硬是將排名第八的中國女排帶上了奧運會亞軍的領獎臺。而過度的操勞也讓她暈倒在了比賽現場。
2005年,曾經被郎平拒絕的美國女排再次向郎平發出邀請,請她任教。郎平在幾經考慮后認為,中國女排的實力已不容輕視,正值青春期的女兒的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通電話上了。
然而,從女兒只有3歲時她就離開,到再次去美國,已是13歲的白浪卻與她怎么也親近不起來了。長達10年的親情缺位在女兒的心靈上已形成巨大的傷痛。女兒說,是排球讓她失去了完整的家,也是排球幾乎讓媽媽的身體垮掉,她不想讓媽媽再陷落在排球中了。哪怕郎平與白浪談論排球她也會抵觸。
郎平理解女兒,因此,那段日子無論自己多忙,她都要抽出時間陪女兒,和女兒交流,在生活上她對女兒更是體貼入微。慢慢地,女兒和媽媽無話不說了。
一天,白浪突然對郎平說:“媽媽,你說我如果打排球,會不會像你一樣厲害?”郎平思考良久,說:“媽媽覺得你有打排球的天賦呢,但首先你要喜歡這項運動。”
白浪繼承了父母身高臂長的基因,13歲時就躥到了1.80米。而且她從小就特別愛運動,足球、籃球都喜歡,甚至連舞蹈也學得有模有樣。聽了媽媽的話后,白浪笑呵呵地說:“我當然喜歡排球啦!”
于是,白浪暑假的時候,郎平就帶她到美國女排訓練基地。正如郎平所料,盡管女兒以前沒怎么摸過排球,但一上場,一招一式還真像那么一回事兒。
2008年夏天,白浪和隊友們參加了美國青少年奧林匹克排球錦標賽,白浪和隊友們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冠。之后,白浪被選人了美國少年隊,不久在泛美少年排球錦標賽中又一次獲得冠軍。
這時,有記者問白浪:“當年你媽媽與你談論排球你都不愿意,后來你又怎么主動要求打排球?”白浪神秘一笑,說:“母女之愛其實是一個同心圓。只有滿足媽媽的心愿,她教我學,我們母女倆常常在一起,感情才會越來越深厚,媽媽也不會在排球上向死里拼了。”
2009年8月,白浪以優異成績考上了美國斯坦福大學,并順利被該校排球隊錄取。在慶功聚餐上,日益成熟的女兒對媽媽說:“你不用再為我犧牲了,我不再怨你,永遠支持你。”
2010年5月,郎平又一次回到中國,成了廣東恒大女子排球的主教練。白浪的進步也越來越快,她成了斯坦福大學女子排球隊隊長。
2011年6月17日,“中美青年女排對抗賽”在北京光彩體育館舉行,白浪代表美國隊出戰。白浪因出色的表現成為場上最耀眼的明星,并被記者們稱為“小鐵榔頭”。
做一個同心圓是她們母女倆心照不宣的一個秘密,郎平的理解是,排球這項運動將她們母女倆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不管曾經歷怎樣的風雨,以后會有怎樣的變幻,生命傳承的愛與光輝都讓她們的目光彼此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