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衛國國君衛懿公喜歡養鶴,把偌大的皇宮變成了專業養殖場。他把白鶴看得比嬪妃大臣都要親,封它們做將軍,讓它們享受比士大夫還要優厚的待遇。皇帝出巡時,還會把鶴帶在身邊,怕鶴飛太久會累著,讓它們和自己同乘龍輦。為了讓自己心愛的寵物吃好喝好,衛懿公還發明了一個聞所未聞的稅種——鶴稅,弄得老百姓個個怨聲載道。外敵入侵時,軍隊和將士憤憤不平地對皇帝說:“讓你的鶴去打仗吧!”沒想到,衛懿公真的帶著他的鶴,親自出城作戰。
明朝皇帝朱瞻基從小就喜歡斗蟋蟀。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讓各部門選上好的蟋蟀上貢,還命工匠制造精美的蟋蟀碗。每天一下朝,朱瞻基就和太監大臣們圍在一起斗蟋蟀。因為皇帝寵愛,小小的蟋蟀一夜之間身價倍漲,老百姓若敢傷害它們,會受到法律嚴懲。據說蒙古軍快攻到北京時,朱瞻還在不亦樂乎地玩蟋蟀,所以,后人送了他一個很貼切的外號“蟋蟀皇帝”。
清朝的雍正皇帝有兩只愛犬,一只叫“造化”,一只喚作“百福”。雍正皇帝專門下旨,命裁縫給造化狗做紡絲軟里虎套頭一件,再給百福狗做紡絲軟里麒麟套頭一件。衣服做好后,他會仔細觀察,如果哪個細節不夠漂亮,或者狗狗穿著有絲毫不舒服,他就會大發雷霆,命人重做。他還專門聘了一位西洋畫師為狗狗作畫,狗尾巴的毛畫短了,身體畫小了,都得重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