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生于1910年,聞一多生于1899年,兩個人年齡相差11歲。而且,一個是數學家,一個是文學家,按理說不會有什么密切交往,但近讀顧萬南先生的文章,始知華羅庚與聞一多在西南聯大期間曾經交往十分密切,共同結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
其實早在華羅庚剛進清華園時,兩個人就相識了,那時,華羅庚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人,但他很喜歡聞一多的詩文,所以對聞一多十分景仰。兩個人真正的交往,是在西南聯大時期。那時,日機天天轟炸昆明,所以,昆明城內的住房特別緊張,很多教授便到郊區租房子住。聞一多也在昆明北郊的陳家營找了一間很小的房子住,八口人,十分擁擠。
有一天,聞一多在街上遇到了華羅庚一家。原來,華羅庚一家的房子不能住了,正在到處找房子,可找了大半天也沒有找到。聞一多一聽,便邀請華羅庚一家與他們住到一起。就這樣,華羅庚一家搬到了聞一多家中,一間小屋子,中間用簾子隔開,一面住著華羅庚家六口人,另一面住著聞一多家八口人。每到晚上,簾子兩邊各點著兩盞油燈,兩位教授在燈下工作到深夜,聞一多研究考古,華羅庚研究素數,相處十分融洽。華羅庚曾經寫過一首詩來形容這段生活:“掛布分屋共容膝,豈止兩家共坎坷。布東考古布西算,專業不同心同仇。”
當時,由于戰時物價飛漲,所以聯大師生的生活十分艱苦,為了養活八口之家,聞一多不得不以刻圖章來增加收入,緩解生活壓力。聞一多精心刻了一枚圖章贈送給華羅庚,上面寫道:“頑石一方,一多所鑿。奉貽教授,領薪立約。不算寒磣,也不闊綽。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戰前,不值兩角。”寫得十分幽默風趣。這枚圖章,華羅庚一直珍藏著。
華羅庚是在火車上得知聞一多遇害的消息的,他十分悲痛,后來寫了一篇文章悼念聞一多。他在文章中寫道:“作為一多先生的晚輩和朋友,我始終感到汗顏愧疚。在最黑暗的時候,我沒有像他一樣挺身而出,用生命換取光明!但是,我又感到寬慰,可以用我的余生完成一多先生和無數前輩的未竟事業。”
讀完這段往事,我們既可以體會到聯大教授生活的艱辛,也感動于兩位教授之間的偉大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