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國人來說,沒有哪一頓飯的重要性,能與年夜飯相媲美。除夕夜,家家戶戶熱鬧非凡,而這喜慶節日的壓軸戲,就在這一桌承載了幾千年中國人親情與鄉情的年夜飯里。
中國人的“年夜飯”情結
“年夜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蘇州文人顧祿的《清嘉錄》中:“除夕夜,家家舉宴,長幼咸集,多作吉利話,名曰‘年夜飯’,俗稱‘合家歡’”。
中國人最講至親至情,受“禮儀之邦”的影響至深。年夜飯是中國人最內核的向心力,年夜飯的溫情正是這樣一種銘刻在民族的骨頭里,溫暖在一家人的問候中,沸騰在每一個人血脈中的溫情。
對于年夜飯,儀式感遠重于菜品本身,餐桌上的七碟八碗在濃濃親情下,顯得不那么重要,尤其在過去,一家人能在除夕夜圍坐一桌,有吃有喝就足夠了。不過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年三十家人團聚也變得更容易,人們逐漸挑剔的口味也在悄然影響著年夜飯。
年夜飯有講究,
注重搭配更健康!
我們已經越來越注重年夜飯的營養健康,但是對于年夜飯如何吃,吃什么,怎樣搭配才更健康,我們還是有些把握不準。學會下面五招,讓你的年夜飯健康起來。
1.蔬菜要充足,多葷素搭配。一桌菜,最好有1/3左右的蔬菜,蔬菜中一半以上應該是深綠色蔬菜,而且肉類最好與蔬菜搭配,比如羊肉與白蘿卜的組合,不僅營養均衡,還更加美味。
2.不宜空腹大量吃肉,最好先用蔬菜、水果打底。過節氣氛的影響,很容易讓人興奮,變得食欲旺盛,這時候如果再吃過多的肉食,對腸胃損害很大。涼拌個黃瓜、用沙拉醬做一盆水果沙拉,飯前端到餐桌上,立馬見效。
3.吃餃子最好搭配炒青菜或拌菜。許多家庭的餃子餡都是肉多菜少,大量單一食用,很容易造成腸胃消化不良,與炒青蔬搭配,如蒜蓉西蘭花、蠔油生菜等都是絕佳選擇。
4.多食用五谷雜糧。熬上一鍋小米稀飯,胡蘿卜、地瓜、山藥等投入其中,年夜飯大魚大肉后來上一碗,解膩又助消化;蒸一大碗五谷雜糧八寶飯,代替傳統的白米飯,讓營養更均衡。
5.少喝啤酒、碳酸飲料。本來就偏油膩的年夜飯,如果再讓這些二氧化碳充足的飲料占用你的胃,很容易造成胃脹。鮮果汁、清茶最適宜,老年人、“三高”人群注意莫大量飲酒。
美味與營養并存,今年的年夜飯由你來改變!
雙色魔芋肉末海參
海參的營養價值無需贅述,作為年夜飯的主角,如何給它選配角才是關鍵。富含多糖、以堿性食物著稱的魔芋,最適合在年夜飯與眾多高熱量食物搭配,中和體內過多酸性,維持人體酸堿平衡,同時還是絕佳的減肥食物。
材料:海參4只,肉餡3兩,魔芋1個,黃瓜1根,蔥、姜、蒜適量,雞湯1鍋,甜面醬、淀粉、醬油、料酒、糖、鹽、胡椒粉少許。
烹制:
1.將發好的海參放入沸水汆1分鐘撈出晾干,再投入熱油鍋滾一下盛出備用。
2.蔥姜蒜切末,倒入油中炒香,放肉餡炒勻,再將黃瓜丁、魔芋丁放入鍋中,加甜面醬、醬油、醋炒勻。
3.加雞湯、料酒、鹽、糖,放入海參小火燜10分鐘,改旺火,放水淀粉收汁,此為黑色醬汁。
4.白色醬汁依上述方法,不加醬油和甜面醬,改加胡椒粉、雞精即可。
白果雞丁
白果就是銀杏果,是一款營養豐富的滋補品。每100克鮮白果中含蛋白質13.2克,碳水化合物72.6克,脂肪1.3克,對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延緩大腦衰老、增強記憶能力有絕佳的作用,更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系統疾病的良藥。
材料:雞脯肉1塊,白果若干,豌豆、玉米粒、大蒜少量,鹽、胡椒粉、料酒、番茄沙司適量。
烹制:
1.雞脯肉切丁,撒鹽、胡椒粉和料酒腌漬1小時,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撈出。
2.白果洗凈,豌豆、玉米粒開水燙過備用。
3.另取一鍋,爆香大蒜,依次放入白果、雞丁、豌豆和玉米粒,倒入番茄沙司一同炒熟,出鍋前撒鹽調味即可。
養生菌湯
結合諸多菌類、中藥材熬制的湯汁,非常適合在寒冷天氣下,身體較虛弱的中老年人,雖有一股略苦的味道在其中,不過想到此湯營養豐富、養生又滋補,苦一些也值了。
材料:茶樹菇、草菇、靈芝、金針菇、淮山、白芍、枸杞、蜜棗、百合、陳皮(上述材料為干貨)、鹽、高湯適量。
烹制:
1.將上述干貨洗凈,在涼水中泡半小時。
2.高湯制作:豬大骨、雞架洗凈,蔥、姜切大塊,一同放入鍋內,加涼水和少許料酒,燒開轉小火慢燉4小時以上。
3.將泡好的干貨放入砂鍋中,倒入高湯,撒少許鹽,水開后,轉小火煨2個小時。
田園派
年夜飯,定是一場大魚大肉的饕餮之宴。在這個肉食夜晚,穿插一下“小清新”往往會收得奇效。玉米、胡蘿卜、荸薺、豌豆,清一色的田園風撲面而來,五顏六色,如履春風。
材料:土豆1個,胡蘿卜1個,雞蛋清2個,荸薺、豌豆、玉米若干,面粉、奶油適量,鹽少許。
烹制:
1.土豆去皮,切塊煮軟,制成土豆泥,加入面粉、雞蛋清、奶油和鹽拌均勻。
2.胡蘿卜切丁,荸薺去皮切丁,豌豆、玉米粒略燙一下。
3.鍋內放油,炒胡蘿卜丁、荸薺丁、豌豆、玉米粒,用鹽調味,備用。
4.土豆泥拍成餅狀,放入平底鍋中,略煎上色,將炒好的食材鋪在餅上,推入烤爐150度焗5分鐘即可。
三味白斬雞
健康飲食,不光要求食材以及搭配,烹飪方法也有講究。蒸、煮等烹調方式愈來愈受人們推崇,遠離了油煙、爆炒、燒烤,很多餐廳干脆就開成了蒸煮菜館。年夜飯做雞肉,不妨少一些紅燒、油炸,試試這款清水白煮,但卻是最有“雞味兒”的白斬雞吧。
材料:雞腿2只,蔥、姜、蒜若干,醬油、香油、糖、鹽、料酒、泰式甜辣醬適量。
烹制:
1.雞腿洗凈,放入熱水中浸30分鐘,保持小火不沸騰。
2.做蔥油蘸汁:蔥、姜切末,倒入香油、鹽、糖,將浸過雞腿的湯舀入一點即可。
3.做醬油蘸汁:鍋內倒油爆香蒜末,倒入醬油、香油和料酒,微沸出鍋即可。
4.泰式甜辣醬可直接作為蘸汁。白斬雞佐上述三種蘸汁食用。
番茄豆腐魚頭煲
香港大排檔的招牌菜。魚頭湯是冬天的恩物,一口下肚,鮮暖怡人。番茄、豆腐的加入,豐富了菜品,豆腐吸足了魚肉的鮮美,番茄讓湯羹多一絲酸甜。一道湯,有魚、有菜、有豆類,營養又美味。
材料:花鰱魚頭1只,番茄2個,豆腐1大塊,香菜若干,蔥、姜、料酒適量,鹽、胡椒粉、糖、白醋少許。
烹制:
1.魚頭洗凈,用刀將魚身上的肉剃出幾塊,放鹽、胡椒粉和料酒腌制1小時。
2.鍋內下油,爆香蔥段、姜片,放入魚頭和魚肉略煎上色,放西紅柿一同炒勻,加涼水漫過魚頭,加少許料酒。
3.煮開后放豆腐塊,再開轉小火,慢燉1小時,出鍋前加鹽、糖、胡椒粉和白醋調味即可。
手剝筍紅燒肉
沒有紅燒肉的年夜飯不會完整,但大塊大塊食用,必會感到油膩難耐。搭配些山野滋味的手剝筍,無疑是個好辦法。吃一塊肉,剝一顆筍,從頭咬到根,由嫩吃到脆,清新又鮮美。
材料:五花肉1大塊,手剝筍若、油菜若干,料酒、冰糖適量,八角、香葉、小茴香、鹽、紅糖、蔥、姜少許。
烹制:
1.五花肉切方塊,鍋里放水,投入五花肉,煮開冒掉血水。
2.另取一鍋,下油,放三勺紅糖,炒至融化并冒泡,將蔥段、姜片投入,然后放五花肉塊,一同炒至上色。
3.放入八角、小茴香、香葉,倒料酒,加水漫過五花肉,蓋鍋蓋小火燉約1小時,然后加冰糖收汁,放鹽調味盛出。
4.油菜煮熟,鋪在碗底,放幾顆手剝筍,然后將五花肉擺入其中即可。
什錦米飯團子
饅頭、米飯在年夜飯的餐桌上顯得過于平常,而只有水餃的主食也有些單調,何不將各種蔬菜、肉類與米飯融合在一起?口味多樣,營養均衡,圓滾滾的樣子也象征了合家團圓之意。
材料:米飯3碗、洋蔥半個,胡蘿卜1根,芹菜若干,火腿半條,雞蛋2個、面粉50克、面包粉100克、鹽、胡椒粉、黃油、植物油少許。
烹制:
1.洋蔥、火腿、胡蘿卜、芹菜切小丁,用黃油將洋蔥末炒香,加入胡蘿卜、火腿和芹菜丁炒勻。
2.將米飯與炒勻的食材混合,撒鹽、胡椒粉拌勻,并團成直徑約為5厘米的圓球,米飯球蘸面粉,蘸一下蛋液,再裹上一層面包粉。
3.整理好形狀,將米飯團子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