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拾趣(二)
《“紅海”拾趣》刊出后,接到一些鼓勵電話。今再述幾條如下:
嫉妒偏方
妒,即嫉妒。《新華字典》釋義:“別人比自己好而忌恨。”解釋得通俗簡潔。
據(jù)說,男女之間好吃醋嫉妒,故又叫“醋妒”。古籍上說,“世以妒比獅子”,因為“獅子日食醋酪各一瓶”,所以叫“吃醋”。一說人一妒就心酸,故叫“吃醋”。《紅樓夢》第九回,不知所據(jù)為何。
大概有人類以來就有嫉妒。冷眼觀世,從古至今,“妒”無處不在。妒財、妒才、妒貌、妒官位……女妒女,男妒男,同行妒同行,不一而足。
古人認為“妒”病最難治。清曾記有《療妒羹》一書,原不如為何書,后查出是明代的一個昆曲劇本,寫的是才貌出眾的女子喬小青被妒婦大婆百般摧殘的凄慘故事,用來以警世人。
《紅樓夢》中,寫薛蟠之妻夏金桂十分好嫉妒,而等到賈寶玉去看夏時,見其同別的女人一樣“鮮花嫩柳”,他想不通為什么還會嫉妒。后來(第八十一回)為還愿去天齊廟燒香時,見到道士王一貼(因他吹自制的膏藥任何病一貼就好),便問他有沒有治嫉妒的方子。王道士便開了偏方“療妒湯”:“用極好的秋梨一個,二錢冰糖,一錢陳皮,水三碗,梨熟為度。每日清晨,吃這么一個梨,吃來吃去就好了……一劑不效,吃十劑,今日不效,明日再吃,吃過一百歲,人橫豎要死去,還妒什么。那時候就見效了。”
王道士的方子令人捧腹,同時說明妒之可畏、妒之難治。然后,不論如何有妒心之人,還是要加強修養(yǎng),克服私心為好,須知嫉妒害人也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