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識威尼斯,還是因為中學課本里朱自清的那篇課文。里面的詞句令我一直印象深刻,難以忘懷。而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又讓我對這個地方更多了幾分好奇。
一下飛機,我就立刻領略到了威尼斯商人的厲害。從機場到羅馬廣場的短短一段路程,就花了我33歐大洋。這還不算,在到達廣場的時候,我明明看到計價表上是26歐,誰知車一停下就好像變戲法似的一下就跳到了33歐,著實讓人郁悶吶。
威尼斯的特色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水。這座建造在水上的城市,相傳開始于公元453年。據說為了躲避戰亂,威尼斯人的祖先來到了這片安靜的地方,在一片淤泥和淺灘中建造了威尼斯,當時它是屬于東羅馬帝國的一個諸侯國。而后經過了近10個世紀的發展,威尼斯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水上優勢,成為當時意大利及周邊地區一個頗為強大的國家,擁有“地中海貿易中心”之美譽。
這里的建筑方法很是特別,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后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幾乎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不用擔心木頭爛了,它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
這座水上城市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就像蛛網一樣密布其中,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意大利大陸半島連接。所以如果要想進城的話,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你可以搭公共汽“船”,也可以“打的”,當然這里的TAXI都是船哦。因為想圖個新鮮,所以我們也很豪爽地招了一個“船的”。
結果,我再次領教了威尼斯商人的厲害。
坐上船沒一會兒,我還來不及領略一下水城的美麗,就只聽小船已經突突地停了下來,然后船夫笑瞇瞇地告訴我們——到了!
啊啊!真的只有3分鐘啊,我們完全自己都可以走過來的!只好再次乖乖掏出了45歐大洋。我都還沒有看清楚威尼斯,就已經被莫名其妙地宰了……不過船主已經算是客氣了,之前談價格的時候本來說好是60歐,可能他自己都覺得有點過分就自動降到了45歐。
在這里,我要以血淋淋的教訓提醒大家,出行前一定做好準備!
當天因為時間已經不早,所以我們在旅館安頓好之后就在城里到處閑逛,把重要的景點都安排在了第二天。直到此時此刻,我才從挨了幾刀的郁悶心情中平復下來,好好體會一下這座城市的動人之處。
漫步城中,隨時都可以看到那些狹小卻又別有一番韻味的河道,以及曲曲折折的幽靜小巷。在河道的兩旁,還停著不少當地居民的私家船,就好像我們這里的私家車一樣,各有各的停靠位,井井有序。
有時還能看到這里的居民購物駕船歸來,或是上了船出門走親訪友……這樣與水親密接觸的生活在我看來真是新奇又有趣,別有一種令人羨慕的浪漫情懷。
或許和想象中有點不一樣,威尼斯有很多建筑的墻皮因為年代久遠都嚴重剝落,很多房子看起來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危房,有些教堂的尖塔的傾斜度簡直可以和比薩斜塔相媲美了。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建筑雖然殘破,卻不惹人生厭。可能是在七月夕陽照射下的緣故吧,傾頹的房屋反倒折射出一種滄桑的美,與錯綜復雜的水道和式樣繁多的橋梁十分協調。
這些留著歷史痕跡的中世紀建筑,在夕陽的曼妙映襯下,散發著迷人又略帶魅惑的神采。就像是一位優雅無雙卻又昭華已逝的貴婦,透著一種鉛華褪盡的憂傷,一種惆悵落寞的美。
說到威尼斯,又不得不提起一個威尼斯人——馬可·波羅。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意大利餡餅源自東方文化,由馬可·波羅帶回意大利。而“將餡包入面中”對于當時的意大利人來說,實在太復雜了,意大利人索性將餡鋪在面上,而演變成如今的意大利Pizza。
欣賞了一番美景,接下來當然是要解決吃飯問題了。在出發之前,我就聽說了墨魚面是威尼斯的特色菜,所以對于這道菜,我的腦袋里充滿了很多很多美好的憧憬。
在意大利吃晚飯,先要來看看意大利人的飲食習慣。除了早、中、晚三頓飯以外,他們有下午茶時間,晚上20點左右,才是他們的晚餐時間。餐廳在晚上19點30左右才開始營業,所以對于游客們來說,如果想去正式餐廳享受一頓意大利菜,最好提前先墊點肚子。
我們在運河畔看到一家鮮花擁簇的餐館,環境看上去很不錯,還有個十分浪漫的名字:羅馬餐廳,于是就毫不猶豫地一頭撞了進去。
拿起菜單,我尋覓著我那心心念念的墨魚面!在找到墨魚面的意大利文時,我因為過于激動而忽略了它的價格,等點完回過神來才發現這家店的價格比我上網查到的要貴50%,一般的墨魚面好像是9歐到10歐,這里居然是14歐。后來一想這靠河的風景當然不是讓人免費欣賞的,貴點也有貴點的理由吧。
侍應生先拿來一小籃面包,不管你吃不吃,這都是算錢的。通常這個叫桌布,等于是給他們的小費。一般來說,這些面包的味道都不怎么樣,而且另外還要加收的12%的小費也早就算在了最后的賬單里,反正你不給也得給。
如果在餐廳里點水的話,一定要清楚地說明是哪種水。因為歐洲的飲用水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常喝的礦泉水,而另一種是帶氣泡的水,大多數中國人都喝不慣那種帶氣泡的水。另外,葡萄酒也是意大利特色,這里每家餐館都有自家釀制的homevino,口味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嘗一嘗。
在我坐立不安的等待中,傳說中的墨魚面終于上來了!雖然樣子是丑了些,看上去黑乎乎一團,和燒糊了差不多。不過套用一句老話所說:不管白面,黑面,能讓人大流口水的就是好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卷起面,啊嗚一大口,墨魚的鮮味一瞬間彌漫在了口腔里,滲透到了每一個味蕾之中。雖然和想象中無與倫比的美味還是有段差距,不過也總算沒有失望。
用完餐買單的時候,我還得意地朝著侍應秀了一下我的意大利文。不過,等拿到賬單,我就得意不起來啦,就這么幾道最簡單的菜,加一點白葡萄酒,一共花了我們80多歐大洋。
看來下一次應該轉移陣地了。
(摘自沈陽出版社《穿越那一片藍》 作者:Vivi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