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人而言,春節意味著闔家團圓,但對于黨和國家領導人來說,春節經常是最為奔忙的時刻之一。讓我們重溫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春節故事,從中管窺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厲行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關注民生、求真務實的施政理念。
1957年大年初一早上8時,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座談會,40余位黨外人士參加。
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笑著對大家說:“今天過年,臨時決定把各位請來開會,主要談矛盾問題。可能大家還都沒有吃早飯吧,這樣,先吃碗肉末掛面,填飽肚子再開會。”頤年堂地方不大,擺40多把椅子已經很緊湊了,根本無法再加桌子,大家只能端著碗站著吃。40多人的一頓早餐,用時僅10分鐘就解決了,很契合毛澤東提倡的反鋪張、反浪費原則。
1963年初,毛澤東向他的“英語教師”章含之說:“我還欠了你父親(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一筆債沒還呢。”原來,早在1920年,毛澤東為籌備黨的成立、湖南革命運動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歐洲勤工儉學,曾向老鄉章士釗求助,章士釗當即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籌集了兩萬銀元,全部交給了毛澤東。隨后,毛澤東將此筆巨款一部分給了赴法勤工儉學的同志,一部分帶到湖南開展革命活動。
這次,毛澤東要章含之轉告她父親:“從今年春節開始,要還這筆欠了近五十年的債。一年還2000元,十年還完。”幾天之后,毛澤東果然派秘書送來了2000元。秘書說,主席安排今后每年春節送上2000元。
對此,章士釗囑咐章含之說:“告訴主席,不能收此厚贈。當時的銀元是募集來的,我自己也拿不出這筆巨款。”章含之將父親說的話轉告給毛澤東。毛澤東笑著說:“你也不懂,我這是用我的稿費給行老(章士釗,字行嚴)一點生活補助啊。他給我們共產黨的幫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幣償還得了的呢?我要是說明給他補助,他這位老先生的脾氣我知道,是不會收的。所以我說是還債。你告訴他,我毛澤東說的,欠的賬無論如何要還的。這個錢是從稿費中抽的。”從1963年起,毛澤東每逢大年初二這天,總是派秘書給章士釗送去2000元,直到1972年送滿兩萬元。
1973年春節過后不久,毛澤東又向章含之提出:“從今年開始還利息。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應該多少。就這樣還下去,行老只要健在,這個利息是要還下去的。”
“文化大革命”爆發前,每逢過年,周恩來和鄧穎超都要請工作人員吃飯。這時,周恩來和鄧穎超都要親自下廚,做幾樣拿手菜。而周恩來最拿手、每次下廚必做的一道菜,就是紅燒獅子頭。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周恩來堅持不吃肉、蛋、魚類食品,獅子頭便再也沒有上過他的餐桌。直到1965年國民經濟形勢完全好轉了,他才又允許廚師為他做紅燒獅子頭。
1961年除夕,周恩來把在京的親屬、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都請到了西花廳。人都坐好了,只見工作人員端上了熱氣騰騰的大包子和黃澄澄的小米稀飯。這就是周恩來為大家準備的年夜飯。
大年初一,周恩來的侄子周保章與周恩來、鄧穎超一起吃午飯,工作人員端上桌的是一碟窩窩頭。周保章沒有多想,伸手就去拿窩窩頭。鄧穎超卻立即用筷子將他的手撥開,說:“慢,這是我和你伯伯吃的,你是客人,請吃客飯。”她隨即用手一指:“去盛大米飯吃吧。”周保章還想說,自己是晚輩,該吃粗糧,周恩來好像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向他投來慈愛而又不容爭辯的目光。周保章只好照他們的意思辦了,可是那頓飯他卻怎么也沒吃好,每一口米飯都難以下咽。
1980年春節是2月16日,鄧小平和華國鋒、李先念三位領導人一起出席了首都黨政軍民春節聯歡會。剛剛復出的鄧小平無疑是晚會上最為矚目的中央領導。
1984年春節,鄧小平揮毫潑墨,為特區的爭論一錘定音:“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1985春節,鄧小平再次南下廣東,以“不爭論”的姿態排除阻力推進改革。
1988年,上海鬧甲肝,很多人不愿意到上海去,鄧小平不為所動,從杭州到了上海,2月18日在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陪同下出席了上海各界春節聯歡晚會。他帶頭違反“約法三章”,不僅與演員一一握手,還俯下身去擁吻一個小女孩。從1988年開始,鄧小平連續7年在上海過春節,思考和啟動浦東開發。
1990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一致通過了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
1992年1月17日到2月20日,也就是在春節前后,鄧小平開始了南方之旅。1月31日,鄧小平來到上海,并和楊尚昆一起在這里過春節。在上海期間,警衛官兵發現鄧小平的辦公室、會客廳和臥室的燈火常常徹夜通明——他在連夜整理審定后來的“南方談話”。鄧小平完成了他有生之年對改革開放的最后一個戰略部署,中國改革開放開始第二次騰飛。
江澤民從上任后的第一個春節開始,下礦井,進工廠,訪災區,號召共產黨員加強和群眾的聯系,繼續推進改革開放。1990年1月19日,離過年還有8天,江澤民來到大同礦務局云崗礦160多米深的井下,看望生產第一線的煤礦工人。第二天上午,江澤民又來到受災嚴重的大同縣堡村,走進臨時搭起的越冬暖棚里,詢問災民衣、食、住、燒的困難。1月18日到24日,江澤民一直在山西考察。幾乎和江澤民同時,國務院總理李鵬18日到24日在江蘇走訪了20多家國有和鄉鎮企業,調研國民經濟在“治理整頓”過程中出現的市場銷售疲軟、資金緊缺等問題。
1993年除夕的傍晚,江澤民趕到北京市房山區竇店村給農民拜年。2000年2月底,在廣東經濟欠發達的高州市,江澤民面對600名村鎮干部,第一次陳述了“三個代表”的思想。
朱镕基延續了他的前任李鵬的傳統:下基層。1999年2月15日大年三十,朱镕基出席春節團拜會后飛抵武漢,晚上會見抗洪英雄模范和烈士家屬,大年初一一早便驅車百余里赴嘉魚縣牌洲灣中堡村看望災民。而在2000年除夕,他來到貴州,初一一大早便趕到農民家里,拱手向鄉親們拜年。
多個春節,胡錦濤和溫家寶不辭勞苦,深入基層看望群眾,以務實態度直面社會問題。2004年的除夕,胡錦濤在河北省張北縣油簍溝鄉喜順溝村看望農民群眾,與村民呂占林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溫家寶在大年三十晚上,探望河南鄭州市的幾位低保戶,關心“廚房里有沒有餃子”。2005年春節期間,胡錦濤在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看望慰問群眾,和群眾一起打過節用的糍粑。溫家寶則去了一個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河南上蔡縣“艾滋病村”。溫家寶除夕走訪“艾滋病村”,凸顯中央政府面對現實問題的勇氣和對民意的尊重。
2010年2月27日,溫家寶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在回答網友“有多少個春節沒有在自己家里過節”的提問時,溫家寶說:“從2003年算起,我已經8個春節沒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