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彬
四川威遠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四川威遠 642450
異位妊娠又稱宮外孕,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受精卵異位著床部位通常為輸卵管、卵巢、腹腔、宮頸等,其中約95%為輸卵管妊娠[1]。異位妊娠手術療法對機體損傷較大,損害患者的生育能力,且術后并發癥狀多,不易被患者所接受[2]。目前藥物治療已成為臨床上治療異位妊娠的主要方法,其對子宮的生育能力損傷小,且經濟方便[3]。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380例異位妊娠患者,均經超聲檢查確診為異位妊娠患者,異位妊娠包塊直徑≤4 cm,血β-HCG<3000μ/L,排除生命體征不穩患者、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212例和對照組168例,其中治療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7.45±3.21)歲,輸卵管妊娠201例,宮頸妊娠6例,宮角妊娠2例,卵巢妊娠3例;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7.11±3.34)歲,輸卵管妊娠160例,宮頸妊娠4例,宮角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妊娠部位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療,對照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100 mg/次,2次/d,12h/次,共服用3 d;治療組患者同服米非司酮,第3d時單次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廣東嶺南制藥有限公司)50 mg/m2。給藥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臨床表現、陰道流血情況,必要時治療組患者7 d后重復使用甲氨蝶呤一次。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各項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所有患者的臨床療效均按以下標準進行判定:①顯效:療程結束后,患者血β-HCG恢復到正常水平,陰道流血停止,異位妊娠包塊消失,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②有效:治療后,患者血β-HCG降低幅度大于15%,陰道流血明顯減少,異位妊娠包塊明顯縮小;③無效:治療期間,患者腹痛等臨床癥狀無減輕甚至加重,陰道出血增加。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所有結果均根據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組間進行χ2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P<0.05,表示組間有顯著性差異。
由表1看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2.4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4.4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顯效率53.7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39.88%,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組患者的平均包塊直徑顯著小于對照組患者,腹痛停止時間、血β-HCG恢復正常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19%,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近年來,國內外大量臨床研究表明,異位妊娠的藥物保守治療,臨床效果佳,使患者免于手術創傷,有利于患者身體恢復[4]。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前列腺素、高滲葡萄糖等是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常見主要藥物。甲氨蝶呤是葉酸拮抗劑型抗代謝藥物,其作用機制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阻礙四氫葉酸的合成,從而干擾DNA和蛋白質的合成[5]。由于妊娠胚胎發育較快,對甲氨蝶呤較為敏感,用藥后能有效抑制胚胎細胞的生長,異位妊娠胚胎發育停止,而被逐漸吸收[6]。目前甲氨蝶呤已被國內外公認為異位妊娠保守藥物治療的首選藥物[7]。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的抗孕酮藥物,在體內能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發揮強效抗孕酮激素活性功能,促使妊娠絨毛組織變形,黃體生成素(LH)水平降低,黃體溶解,使依賴黃體發育的胚囊壞死,導致流產[8,9]。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中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合應用,起到協同治療作用,二者作用機制不同,同時應用增加臨床療效[10]。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異位妊娠治療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2.45%,顯著高于單用米非司酮的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4.40%;治療組患者的平均包塊直徑(0.42±0.13)cm顯著小于對照組患者(0.85±0.21)cm,腹痛停止時間(1.94±0.43)d、血β-HCG恢復正常時間(18.34±4.35)d、平均住院時間(8.53±2.49)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明顯縮短血β-HCG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等,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
[1] 曹澤毅.中華婦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46.
[2] 彭世媚.異位妊娠的不同保守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8)∶95-96.
[3] 朱翠榮,劉瑞花.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36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22):91-92.
[4] 李澤瓊.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2,21(11):824-825.
[5] 劉霞.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9):103-104.
[6] 羅丹,鐘玲,趙騰飛.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評價[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1,36(2):184-187.
[7] 鄭彩秋,趙麗晶,鄭晶瑩.微波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9):2738-2739.
[8] 白月婷,關菁.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藥理基礎[J].中華全科醫學,2011,9(4):631-632.
[9] 顧萍.探討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J].當代醫學,2011,17(16):114-115.
[10] 葛翠華,陸啟如,郭袁梅.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494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