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策專家可能從希臘歷史中得到啟示:正是斯巴達對雅典實力不斷增強的恐懼才讓戰爭不可避免。因而他們一直強調中國要和平崛起,藉此安撫美國的擔憂。但近年來,中美關系不斷惡化,習近平提出,中美關系到了“關鍵時刻”,必須建立“新型大國關系”。不禁讓人想起1972年,尼克松訪華的驚世之舉,他與毛澤東最終達成共識,擱置異見,發展互利。奧巴馬和習近平有望繼承先人的遠見卓識,重塑本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今天,中美領導人開啟了嶄新的會晤——安納伯格莊園會談。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新領導人的自信加大了中美合作的困難,此次出訪,習近平途經墨西哥、哥斯達黎加以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后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傳達的信息有如美國曾聲稱要成為東亞的區域力量,中國也要把紅旗插上加勒比地區。但此次出訪,終究不能為了會談而會談,雙方得開誠布公,說說煩心事,比如網絡安全問題、對敘利亞問題、對華貿易限制問題,還有兩國亞洲爭紛中的取舍表態等問題。
美國有相當的理由為新經濟巨人的崛起而憂患,但因憂患而失控,雙方必然兩敗俱傷。2000多年前斯巴達正是因為不能理性應對雅典的崛起而撕裂希臘,100年前歐洲也是對德國的崛起處理不當而四分五裂。21世紀的世界如果要更和平,中美必須學會緊密合作。
基因研究數據實現全球共享一直都被廣泛認同卻未被有效執行。隨著基因測序成本連年下降,人類基因測序樣本可達百萬之多,但研究人員卻還不能得到基因影響疾病的完整圖譜。現在,一個由全球13個國家、69個機構組成的“全球聯盟”正致力于制定相關標準和策略,促進臨床基因信息的儲存和共享。棘手的是該聯盟能否說服各個機構開放其最有意義的數據,個人隱私保護和法律障礙也是實現共享需要考慮和克服的。難得的是該組織已獲得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數據方的支持,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英國維康信托基金會桑格研究所以及華大基因。此外,該聯盟還希望研發出新工具讓患者能獨立管理自己的醫療和遺傳數據。
去年,奧巴馬曾告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說,2012競選之后就不用顧慮連任問題,自己的外交策略會更加靈活,此番言論曾轟動一時。今天我們應該問一下:奧巴馬要開始做什么。近來他的言論傳達出一種新的、非強硬的外交政策立場。盡管傾向不明顯,但充滿希望的信號還是有跡可循的。例如5月份,他在美國國防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時曾呼吁結束曠日持久的“反恐戰”,稱“基地”組織幾乎不可戰勝,并表示應對恐怖主義不一定要出軍,也可以通過執法手段和情報工作等等。這類言論是否預示著奧巴馬重大外交策略的轉變還未可定論,或許他只是重復前一任期對全球事務放之任之的態度。
通常日本媒體在首相剛剛上任的頭幾個月是不會發表批評文章的,但安倍首相在就任半年后,依然能享受這個待遇。一些媒體認為,日本剛剛實現了執政黨的輪流執政,這個時候該支持安倍。從日本媒體報道看,安倍似乎已經成了日本復興的最后一張王牌,安倍在日本媒體面前也十分的謹慎。對于二戰,自民黨三巨頭之一的政務調查會長高市早苗說:“我國為了自我生存而進行了自衛的戰爭,這在當時是可以理解的。”對這樣的發言,除了《朝日新聞》外,其他媒體大都沒有報道。要是在過去的話,這種發言被曝光后,發言者是絕對會被趕下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日本媒體一心想從經濟及心理的閉塞狀況中解救出日本,在與中國及韓國對立的時候,他們需要一位堅強的領導人。
水平鉆井、水力壓裂以及特殊化學劑技術徹底改變了美國能源市場,用這兩種技術可在頁巖中提煉出天然氣和石油,而美國1/3的土地下面都有頁巖資源。2008年金融海嘯后,奧巴馬全力發展頁巖氣。頁巖氣使美國天然氣價格下降75%,僅為亞洲的1/4,并在幾年內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崗位。頁巖氣的井噴式發展讓許多國家艷羨。預估到2020年,美國將超越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但龐大經濟效益背后是環保爭議,水力壓裂技術意味著要耗費巨量的水資源,同時,水里面還混合著未公布的化學秘方,也引起人們對環境污染的疑慮。此外,頁巖開采可能會引起地震。這些都是新能源革命所須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