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張永軍
“從走上領導崗位那天起,我有兩個轉變,一是由民變成‘官’,另一個則是由社會的主人變成公仆。在我的心里,公仆的分量遠遠大于‘官’的分量。”
“一個黨的干部,要敢于把自己交給群眾,群眾怎么方便,咱就怎么辦!”
——陳淳

在吉林省吉林市,陳淳的名字家喻戶曉。然而,許多市民與他熟識,居然是在上訪過程中。今年63歲的陳淳1989年就走上了領導崗位,退休前已經當了近20年的吉林市體改委主任和吉林市委副秘書長,如今為吉林省委信訪督察專員、吉林市委顧問。他先后接待上訪數千人次,全身心地為群眾解難、為政府分憂,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和疑難問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百姓的貼心人”。
2 0 1 0年,陳淳從領導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伤胬喜贿€“鄉”,仍被吉林市委、市政府聘為顧問。“官位”變了,角色變了,可他的工作熱情沒變,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作風未變。組織上讓他負責抓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他二話不說,一頭扎到街道、社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1998年以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吉林市這座老工業基地城市的發展進入了艱難爬坡的關鍵時期。陳淳主持的企改辦和穩定辦,主要職責就是推進改制,接待上訪,解決難題,化解不穩定因素。
“凡是負責任的共產黨員,都不應該怕上訪。共產黨員怕見群眾,那是天大的笑話!”陳淳認為,上訪是改革中的正常現象。群眾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動力與主體,更是為改革發展作出過犧牲的群體。群眾上訪,是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為他們排憂解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陳淳說,接待群眾上訪要有“四心”:接待群眾要熱心,聽取意見要耐心,解決問題要真心,改正錯誤要有決心。
2002年,原九站造紙廠幾位退休職工多次上訪,陳淳看他們年歲大行動不便,就說有事兒給我打電話就行,別來回跑了,并把辦公室、手機和家里的電話都告訴他們。從此,陳淳的電話向所有來訪群眾公開,也不設來電顯示,無論白天晚上,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里,無論誰打來電話,他都認真接聽,耐心解答。
實踐中,陳淳總結出接待群眾上訪的“四條規則”:要見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冷不要熱,要柔不要剛。上訪群眾說,找到陳淳心里就有底,事情就有希望。
1998年,吉林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這是一次涉及全市近3000戶企業、十幾萬職工的重大變革。陳淳在企改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人員,制定了一系列改制方案,并負責企業改制方案的審批。這項權力非常之大,只要他簽字,蓋上企改辦的公章,改制方案生效,多則數百萬少則幾十萬資產的歸屬隨即改變。陳淳對屬下說,這個權是黨和人民群眾的,不可以用錯了、用偏了。他們嚴格按政策和程序辦事,對每戶企業的改制方案都認真審核,按照“一廠一策”的方針幫助企業加以完善,保證國有資產不受損失,職工利益得到保障。
陳淳說,改革就是一次攻堅,要實現克難求進,必須大膽試、大膽闖,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才有希望和可能找到出路,擺脫困境?!爸灰欣诎l展,只要有利于職工安置,只要能辦成事,我們就決不被條條框框束縛,猶豫不決,不敢邁步。”
許多企業是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改制的。陳淳靈活運用政策,把死棋變為活招、活招變為勝局。原市襪廠在1998年改制時已將全部資產處置掉,陳淳運用政策幫助企業將部分公企房劃撥回來,解決了948名職工的安置問題。在他的建議下,企業申報關閉,通過進入再就業中心分流安置了部分下崗職工。在陳淳的策劃指導下,通過職工“內欠”折資入股組建新的公司,順利完成了企業改制。
在組織實施企業改制過程中,陳淳也曾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有公開賄賂給好處的,有拉關系走后門的,也有寫恐嚇信打電話威脅的。他始終堅持原則,為了維護群眾利益絕不妥協。
陳淳在企業改制和解決穩定問題過程中發現,一些群訪問題由小事變成大事、由簡單變成復雜,癥結在于推諉扯皮,關鍵時刻沒有人出來承擔責任。對此,他喊出“向我開炮”。 “為了維護群眾利益,對那些經過我協調所做出的部門承諾、答應辦理的事情,出了問題都由我負責?!?/p>
2001年,吉林市北極街桃原新村的開發商因對法院執法有異議,扔下6棟“半拉子”樓和未建工程出走躲起來,工程停工,造成570多戶動遷戶和購房戶不能按時回遷、入住,群眾情緒激烈,群體性上訪接連發生,成為當時全市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陳淳接手處理此事后,協調與此事相關的18個縣(處)級部門和科級單位辦事100多次,到施工現場100多次,到開發公司辦公100多次。
在接訪過程中,陳淳也曾被上訪群眾罵得狗血淋頭,也經歷過各種威脅和叫板。一次接待市風機廠職工上訪時,就曾被當作人質扣押到后半夜三點。盡管受過這么多委屈和誤解,他卻從不放在心上。他說,做信訪工作,要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假如自己是上訪群眾,或者來訪的是自己的父母兄弟,該怎樣對待他們。
“人生何匆匆,皆在征途中。來時曾哭叫,走前應從容。名利淡如水,權貴腰不躬。堅守青年志,求是貫始終?!边@是陳淳的父親在70歲生日時作的《七十抒懷》,也是陳淳熟記于心的家訓。(本文系依據陳淳事跡資料編輯整理)
編輯點評
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對待人民?如何修養自身?是目前大多數領導干部需要學習和領悟的。
當官要有職業道德,為民要有責任擔當。真正的共產黨員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立場。這種堅定性要表現在任何情況下、任何壓力下、任何考驗下、任何誘惑下都毫不動搖,這才叫堅定。像那種一有風吹草動就順風搖擺,一見燈紅酒綠就紙醉金迷的人,永遠不會心系群眾、甘為人民,永遠成為不了真正的共產黨員。
學習陳淳同志的先進工作經驗,要密切聯系群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為民辦好事,讓民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