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延杰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早期癥狀不典型,發現時多為中晚期,失去手術機會,化療成為主要治療手段。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化療與最好的支持治療相比,可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時間。2011年1月~2013年1月,遼寧省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采用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23例,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經組織病理學確診。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齡45~75歲。其中低分化腺癌14例,中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細胞癌2例。化療前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均正常,KPS評分≥70分,有客觀腫瘤指標可評價療效。
1.2 治療方法 奧沙利鉑130 mg/m2,d1,靜脈滴注2 h。替吉奧膠囊80 mg/(m2·d),分2次餐后口服,d1~d14。21 d為1周期,至少完成2個周期的治療進行評價療效。如有效可用至6個周期。
1.3 評價標準 療效按WHO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CR+PR)%為總有效率RR,(CR+PR+SD)%為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應評價標準按WHO抗癌藥物不良反應分度標準評價,分為0、Ⅰ、Ⅱ、Ⅲ、Ⅳ度。
2.1 療效 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個周期化療,最多6個周期。全組23例患者均可以評價療效。CR1例(4.3%),PR 12例(52.2%),SD5 例(21.7%),PD5 例(21.7%),RR(56.5%),DCR(78.3%)。
2.2 不良反應 化療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及外周神經毒性,主要為I~Ⅱ度。其中I~Ⅱ度白細胞減少發生率73.9%,血小板減少發生率47.8%,惡心、嘔吐發生率 65.2%,腹瀉發生率34.8%,外周神經炎發生率60.9%,肝功能異常發生率17.4%。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晚期或復發性胃癌的治療以化療為主[1]。其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因臨床治療中大部分晚期胃癌患者一般狀況較差,不能耐受高強度化療,故對此類患者可選擇耐受性較好的兩藥聯合化療方案。奧沙利鉑是第3代鉑類制劑,通過產生烷化結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從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復制,產生細胞毒作用和抗腫瘤活性,與順鉑無交叉耐藥,且其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較順鉑輕,無腎毒性。替吉奧膠囊是口服抗癌新藥,它是三藥復方制劑,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奧替拉西鉀三藥,按1∶0.4∶1的摩爾比例組成。其中替加氟為5-Fu的衍生物,口服吸收經肝藥酶作用持續轉化為5-Fu而發揮抗腫瘤作用[2],兩種生物調節劑吉美嘧啶和奧替拉西鉀通過發揮對酶的抑制作用,使替加氟在血漿和腫瘤組織內生成的5-FU有效濃度保持更長的時間,并減少5-FU對胃腸道的毒性作用。替吉奧單藥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有效率為26%~49%。本組應用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有效率為56.5%,療效較好。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及外周神經毒性,主要為I~Ⅱ度,患者耐受性較好。
綜上所述,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方案治療晚期胃癌,有效率較高,不良反應較輕,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觀察。
[1] 孫燕,馬勝林.晚期胃癌藥物治療策略和展望.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5):395-398.
[2] Tanaka F,Fukuse T,Wada H,et al.The history,mechanism and clinical use of oral 5-fluorouracil derivative chemotherapeutic agents.Curt Pharm Biotechnol,2000,1(2):13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