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建 黃 磊
(山東省鄆城縣中醫醫院,274700)
筆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采用水道透刺中極為主治療產后尿潴留,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收集2007~2011年60例患者,其中初產婦40例,經產婦20例;年齡23~42歲;正常分娩30例,會陰側切20例,剖宮產10例。產后尿潴留1~4d,所有患者經按摩、腹部熱敷、流水誘導無效。
主穴:水道、中極;配穴: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操作方法:由腹部兩側分別取水道穴,穴位常規消毒,用32號3寸毫針從水道平刺至中極穴,調節針感向外生殖器放射。三陰交用1.4寸毫針針刺催氣使針感向上傳導,足三里用補法,陰陵泉平補平瀉。最后水道安裝HM6805-Ⅱ經穴治療儀,用斷續波,留針30min,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
療效判斷標準:痊愈:治療1次小便排出。顯效:治療2~3次小便排出。有效:治療4~6次小便排出。無效:癥狀無改善。
治療結果:60例患者中痊愈50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7%。
產后尿潴留多因難產或分娩產程過長損傷膀胱、壓迫尿道、緊張心理等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而致。中醫學認為,產后尿潴留多因氣血虧虛、沖任失調、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膀胱氣化失司所致。水道通利小便,中極為膀胱募穴,采用水道透中極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縮,膀胱內壓上升,同時配合經穴治療儀可增加刺激量,緩解膀胱肌痙攣;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之交會穴;足三里補益氣血;陰陵泉為脾經合穴。諸穴合用,共奏補腎、增加膀胱氣化功能而利小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