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沁
(云南省普洱市中醫醫院,665000)
隨著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及患者法律意識日益增強,產科醫療糾紛及投訴不斷增加,對產科護士要求越來越高,產科護士面臨的應激因素隨之增多并日益復雜化,影響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本文根據產科護士所面臨的工作壓力與應對方式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現報道如下。
調查了普洱市3家綜合醫院工作1年以上的96名在職產科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2~48歲。學歷:本科9人,專科73人,中專14人。職稱:副主任護師4人,主管護師37人,護師27人,護士28人。
采用自評式問卷,包括6個維度:①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問題。②護理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③護理人員數量及護理工作量。④患者及家屬方面的問題。⑤護理管理及福利待遇方面的問題。⑥生活節奏紊亂及家庭關系受累方面。工作壓力程度以無、輕微、中、重度4級表示,對應評0、1、2、3分,分數越高,壓力越大。
產科護士常用的應對方式:職業認同、有的尋求幫助、向上級提出合理化建議、躲避、自責、無所謂、提高壓力耐受性、緊張性放松等。
評判標準:采用“是”和“否”計數法。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產科護士工作壓力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方面:產科工作直接關系到家庭的完整和社會的穩定。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標準化護理的實施,“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人性化服務的普及,使產科護士付出了更多的勞力和精力,但許多患者及家屬在享受這些服務時仍認為護士不過是醫囑的執行者,護理工作并沒有太多的腦力勞動成分,從而使護士產生心理壓力[1]。護士繼續深造和晉升的機會少,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甚至于要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職稱和待遇,以得到大家的認可。然而,護士角色在社會中卻被認為是“高級保姆”,這種不公平的社會評價和待遇,導致內心期望與現實的強烈反差,極易產生壓力。
2.患者護理方面:由于產科病房的特殊性,產科護士護理的是產婦和嬰兒兩個服務對象,處于超負荷的腦力、體力勞動工作中。在產程觀察過程中,產科護士尤其是助產士身兼安慰者、照顧者、護理者等多重身份,為了陪伴孕婦順利分娩,經常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同時患者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都使產科護士面臨更大的風險。而產科護士時時面對的各種刺激(如臨產時的叫感、急產、搶救等)及職業危害(如血液、羊水、分泌物等)這些因素更增加她們的心理壓力,身心疲憊顯而易見,她們更是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2]。
3.工作時間分配的壓力:隨著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護理工作的內涵已不僅僅是護理患者,還承擔著管理、教育、科研協調等多種角色。專業的發展、知識結構的更新及各種現代化監測裝置的操作應用,使護士對自我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還必須參加各種學習、考核、考試、評比等。作為普通職業女性,產科護士除了承擔職業責任外,還要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當多種角色發生沖突并出現矛盾時,便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特別是當家庭問題與工作發生沖突時,矛盾更加突出[3]。
4.人際關系方面:目前,80后護士在護理隊伍中占很高比例,由于受成長環境和條件的影響,她們的觀念和思維方式與傳統有很大的差異,對護士的職業理解認識不夠,溝通能力欠缺,易產生消極心理。加之產科急診多,病情變化快,孕婦及家屬期望得到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若不能很好地處理護患關系,易產生護患沖突。同時,醫護之間期望值不同,可能出現種種沖突,以及領導的批評與護士之間的矛盾均可使護士產生心理壓力。
1.提高自身素質: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進步和知識的更新越來越快,僅有基本專業技術知識的單一護士已不能滿足時代所需[4]。因此,護士要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拓寬視野,積極參加醫院科室組織的各種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理解緩解壓力。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及時、認真、準確、完整、規范記錄,嚴格執行簽字制度,各種登記項目要齊全準確,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嚴格履行法律程序,避免發生護理糾紛。
2.管理者的支持:產房工作無規律,靈活多變,護理管理者要有預見性,合理配備人員,緩解過度身心疲憊,建立科學用人制度,實施人性化管理,多一些關懷,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精神環境。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合理安排高年資人員工作,解決中高年齡護士的實際困難,讓每位護士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科室中的重要性,讓她們將良好的情緒帶入工作中,使人性化管理得到延伸和升華。
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產科護士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和分配機制,采取各種激勵手段,充分發揮護士的潛能,鼓勵參加自考、電大、遠程教育學習,并予以寬松的學習環境,強化專科技能培訓,努力營造學習本學科新技術的良好氛圍。
幫助護士掌握溝通的技巧:注意語言技巧的應用,加強醫護溝通、護士之間的感情交流及護理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更好地工作。加強與孕產婦及家屬的溝通,避免由于誤會和彼此的不理解而產生護患糾紛,以優質的服務、優良的技術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賴。
由于產科護士從事專業的特殊性,壓力水平比較高。護士自我調適心理狀態,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是減輕產科護士壓力的關鍵。
[1]余鳳英,羅艷華.868名護理人員職業心態和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1):229-231.
[2]霍乃玲.助產士職業暴露的防護措施[J].醫學信息,2011,24(1):324-325.
[3]鐘華.ICU護士的心理壓力及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3):48-49.
[4]胡軍.新時期護士的心理問題與對策[J].現代護理,2005,11(10):7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