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君
腸梗阻為臨床上常見病, 表現為腹痛、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除老年人因低鉀血癥、腸蠕動功能差或者惡性腫瘤等引起腸梗阻外, 臨床上最多見為粘連性腸梗阻,多數既往有腹部手術史或者既往有腹腔內炎癥性疾病史。起病初始多為單純性腸梗阻, 因就診不及時或治療不當而演變為絞窄性腸梗阻。治療分為內科保守治療或者外科手術治療。內科保守治療為禁食、胃腸減壓、洗腸、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適當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和中毒等, 治療效果不理想, 而結合中醫治療常能顯現出較好的療效。自2007年6月~2013年6月南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大黃、芒硝液瀉下配合芒硝外敷治療粘連性腸梗阻56例, 并與常規治療的42例進行對比觀察, 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98例患者中男53例, 女45例;年齡21~67歲, 平均年齡52歲;發病原因為既往有腹部手術史者47例,既往有腹腔內炎癥疾病史者27例, 不明原因者24例。通過隨機方法分為大黃、芒硝液瀉下配合芒硝外敷組(治療組)56例與對照組42例, 兩組年齡、性別、病因、入院時主要實驗室指標(血象WBC計數、電解質結果、立位腹平片情況)及癥狀、體征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嘔吐、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 且行立位腹平片檢查可見液氣平面及氣脹腸袢, 符合腸梗阻診斷標準, 大部分患者治療病情好轉后行結腸鏡檢查排除結腸腫瘤。
1. 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內科綜合治療方案, 包括禁食、胃腸減壓、洗腸、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適當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和中毒及營養支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大黃、芒硝液瀉下配合芒硝外敷治療。具體方法:生大黃30 g+芒硝15 g加入300 ml水煎10 min, 去渣放涼, 各取1半分別于胃管內注入及保留灌腸,各2次/d;采用棉布縫制一大小約30 cm×20 cm口袋, 取200 g芒硝, 研碎加入布袋中, 封口, 敷于臍周, 布袋上面再貼一熱水袋, 保持溫度適宜, 用繃帶固定, 每次敷3~4 h, 2次/d。上述方法直至患者直至患者腹痛、嘔吐癥狀緩解、肛門有排氣排便, 立位腹平片顯示液氣平面及氣脹腸袢消失。
1. 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腹痛、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緩解時間、住院天數、病情加重轉外科手術及轉上級醫院治療。
1. 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 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腹痛、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緩解時間為(3.4±1.1) d、住院天數為(6.2±2.6) d;治療組腹痛、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緩解時間為(2.8±0.9) d、住院天數為(5.1±1.1) d,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各指標均明顯縮短(P<0.05);對照組患者因病情加重轉外科手術及轉上級醫院治療者10人, 內科保守治療有效率71.4%, 治療組病情加重轉外科手術及轉上級醫院治療者8人, 內科保守治療有效率84.9%, 治療組內科保守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
粘連性腸梗阻起病時較急, 大部分通過正確、及時的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好, 少部分因演變為絞窄性腸梗阻等原因而需手術治療, 內科保守治療較手術治療無論是治療過程亦或經濟上患者都更容易接受。大黃、芒硝液瀉下配合芒硝外敷結合傳統內科綜合治療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能縮短病程, 減少并發癥, 從而降低手術幾率。大黃味苦、寒, 主下瘀血、血閉、寒熱, 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 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 調中化食, 安和五臟。大黃的主要成分是蒽醌類衍生物, 以兩種形式存在, 部分游離, 大部分與葡萄糖結合成蒽苷。大黃經吸收后, 結合狀態的蒽苷大部分未經吸收直接到達大腸, 在腸內細菌的作用下, 還原成葸酮或蒽酚, 刺激腸黏膜, 并抑制鈉離子從腸腔轉運至細胞, 使大腸內水份增加, 腸蠕動亢進而致瀉, 部分蒽苷由小腸吸收, 在體內還原成葸酮(酚), 再經大腸或膽囊, 分泌入腸腔并發揮作用。臨床與實驗研究證實, 生大黃可清除組織和血漿內的炎癥介質, 顯著降低危重患者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和內毒素水平, 起到保護各臟器功能的作用[1,2]。芒硝又名樸硝,主要成分為結晶硫酸鈉, 性味辛、咸、苦寒、無毒, 外用有散結消腫, 通降腑氣之效。藥理研究表明芒硝具有止痛消炎、改善局部循環、刺激腸蠕動、防止腸麻痹的作用。芒硝外敷及內用可刺激大腸形成高滲鹽溶液, 使腸內水分增加, 擴張腸管, 機械性刺激可增加腸蠕動, 促進排便, 減少腸內毒素吸收, 減少腹脹[3]。本研究表明在粘連性腸梗阻早期積極綜合治療的同時, 采用大黃、芒硝液瀉下配合芒硝外敷治療可顯著縮短腸梗阻患者的腹痛及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緩解時間、住院天數, 從而降低因病情加重轉外科手術及轉上級醫院治療, 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且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李淑娟, 蓋曉華, 武海霞.大黃及其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研究進展.醫學綜述, 2005, 1(1):76-77.
[2] 張永和,宋祖軍,郭學剛.大黃對危重病患者血清TNF-d、IL-1及IL-6的影響.陜西醫學雜志, 2003,32(12):1066-1067.
[3] 周永學, 王倩.芒硝的臨床運用與藥理研究.陜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7,3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