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華 胡永全 邢蓉 謝東梅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為腸道外營養的一個組成部分,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可在體內分解為谷氨酰胺和丙氨酸, 其特性可經由腸外營養輸液補充谷氨酰胺。苯雙肽分解釋放出的氨基酸作為營養物質各自儲存在身體的相應部位并隨機體的需要進行代謝, 對可能出現體內谷氨酰胺耗減的病癥, 可應用本品進行腸外營養支持。安徽省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某科在使用此藥后發生2例不良反應, 在此過程中藥師參與了不良反應的治療, 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例1:患者, 女, 34歲, 以“腹瀉伴膿血便1月余”為主訴入院, 入院時患者仍訴有膿血便, 不成形, 排便次數6~7次/d, 同時伴腹痛腹脹, 里急后重等不適, 便后疼痛緩解, 根據臨床癥狀, 主治醫師考慮潰瘍性結腸炎可能, 當日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丙氨酰谷氨酰胺針100 ml, 滴速>80滴/min, 當輸入藥液30 min后患者嘔吐嚴重, 不能耐受, 后經藥師建議減慢滴速至20滴/min, 并密切觀察為不成形便夾雜暗紅色血液, 量較少, 每日約5~6次, 無腹痛, 無頭暈心慌出冷汗, 觀察患者反應, 患者惡心、嘔吐癥狀緩解。例2:患者,女, 34歲, 于一月前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腹瀉, 大便稀, 不成形, 伴膿血, 10余次/d, 根據癥狀醫師考慮為潰瘍性結腸炎并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丙氨酰谷氨酰胺針100 ml, 滴速70~80滴/min, 當輸入1/2瓶藥液時患者嘔吐不止, 減慢滴速后(減至約20滴/min)仍惡心、嘔吐嚴重, 自訴不能耐受,并要求立即停止輸液。藥師查看醫囑, 考慮給藥濃度過高,立即建議醫師暫停該醫囑, 停止輸液后患者情況逐漸好轉,病情平穩。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一般用于腸外營養, 為患者補充谷氨酰胺?,F代醫學證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中的谷氨酰胺是胃腸道黏膜等生長活躍的上皮細胞生長、增殖、分化不可缺少的能量物質, 可為腸黏膜細胞提供能量物質,改善腸道通透性, 維持腸道黏膜的屏障, 對促進胃腸道黏膜的損傷修復起著重要的作用, 以上病例中,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腸道黏膜受損, 因此選用該藥用于炎性腸病的治療是有一定依據, 藥師認為此藥適合患者的病情。但是兩名患者在使用此藥過程中發生較嚴重的嘔吐, 停止或減慢滴速后癥狀消失, 在排除嘔吐與自身疾病有關后, 考慮與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有關系, 應用此類藥物發生嚴重惡心、嘔吐的情況文獻報道較為罕見, 藥師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首先本類藥物為高濃度溶液必須與載體液如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溶液混合后滴注[1]。而本文2個病例均用5%葡萄糖作為溶媒, 其溶媒選擇不當;其次根據指南要求在藥液配置方面規定1體積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應與至少5倍體積的載體溶液混合, 在病例2中僅按1:2.5的比例配置其濃度明顯過高;另外, 此藥在輸注速度過快時易產生寒戰、惡心等不良反應, 根據規定給藥速度不應超過0.1 g/(kg·h), 但2個病例的平均滴速在70滴/min左右遠遠快于規定的滴速要求。在綜合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的相關原因后臨床藥師建議在配制本藥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1體積的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與至少5倍體積的氨基酸或含有氨基酸的載體溶液相混合同時控制滴速。近年來有個別報道使用力肽發生嚴重嘔吐不良反應的文獻[2]究其原因仍由以上因素導致, 藥師建議臨床醫生在進行藥物治療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選擇正確的溶媒、采用正確的用法用量, 否則不但使藥物沒有發揮相應治療作用反而使患者病情加重, 病程延長, 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
積極參與臨床藥物不良反應處理是臨床藥師下臨床的工作內容之一, 以自己的專業學識幫臨床解決問題, 既能增加醫生對臨床藥師的信任感又能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藥學治療, 突現了藥師在臨床藥物治療中的地位。
[1] 丁德云, 馬力.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1488-1489.
[2] 林潤華, 薛鴻林.力肽注射液至惡心嘔吐1例.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