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隨著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醫療保健工作的日益進步, 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提高。加強圍產期保健、確保母嬰安全健康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圍產期保健是整個婦幼保健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 是貫徹預防為主, 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措施。為了母親的安全、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家庭的幸福, 應積極倡導, 并用最卓越的技術服務于廣大孕產婦和兒童, 使其真正受益。
1. 1 健康教育 對孕產婦進行圍產期保健知識的宣教具有重大的意義, 健康教育在圍產期保健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滿足孕產婦需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健康教育可以使孕產婦認識到妊娠和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 讓孕產婦獲得相關知識, 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使孕婦可以適應并調整妊娠期的各種生理心理變化, 順利渡過孕期。可以進行母乳喂養知識的宣教, 幫助孕婦樹立信心, 做好母乳喂養的準備, 為新生兒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1. 2 孕期監測
1. 2. 1 孕期保健要從早孕開始, 孕12周前應到居住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進行第一次產前全面檢查, 進行高危妊娠的初篩和管理。以后定期產前檢查, 通過全身檢查、產科常規檢查以及血、尿常規、肝功、超聲、心電圖等輔助檢查對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指導, 發現異常情況應增加檢查次數,必要時轉至上級醫院診治。
孕期母體的營養、精神狀態及生活環境對孕婦本身及胎兒的發育都有影響, 這也就要求孕婦要合理平衡膳食, 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少食多餐。保持良好的心情, 生活規律,注意適當的活動與休息,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同時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家中不要養寵物、遠離農藥、忌煙忌酒,這不但有利于增進孕婦健康, 而且對胎兒的發育也是十分必要的。藥物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 孕期應避免感染, 用藥也應權衡利弊, 在醫生的指導下, 選擇效果好而對胎兒無不良影響或影響較小的藥物, 慎重用藥。可以指導孕婦監測胎兒在宮內狀況, 教會孕婦自數胎動的方法, 指導孕晚期衛生保健, 為新生兒出生做各項準備工作, 防止死胎、早產、過期產等不良情況的發生。孕末期檢查孕婦的乳房發育情況,做好乳房護理與保健。高危妊娠容易造成難產及其它妊娠合并癥, 應加強高危妊娠的專案管理和隨訪, 以便及早發現并積極治療妊娠合并癥、并發癥, 防止病情發展, 保障母嬰安全。
1. 2. 2 產前篩查 通過開展遺傳咨詢、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工作, 可以對先天性缺陷進行很好的干預和診斷, 有效阻止了缺陷兒的發生。孕婦應掌握產前篩查的相關知識和最佳時間, 正確認識產前篩查的重要意義, 自覺進行產前篩查,防患于未然, 對于生育健康寶寶非常有利。大于35歲的高齡孕婦應該在圍產期進行唐氏篩查。我們已經開展了唐氏篩查工作, 利用超聲、血液生化檢測的方法, 對結果提示高風險者均建議其到有產前診斷資質的上級醫院做染色體檢查,根據這個金標準確定是否繼續妊娠, 促進健康兒童的出生。
1. 2. 3 通過開展孕婦學校, 組織專家授課, 觀看電視錄像,現場指導, 與孕婦及家屬面對面授課, 互動交流, 提高了孕婦自我保健水平, 學會了母嬰護理技能, 讓孕婦順利渡過妊娠和分娩這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
1. 3 分娩監測 孕產婦應消除分娩的恐懼心理, 做好分娩的準備工作, 臨近預產期時應到醫院做產前檢查, 醫生會細致交代入院分娩前的一些注意事項, 有利于健康安全分娩。生命健康最重要, 住院分娩保安全。只有住院分娩才能獲得產前、產時、產后最密切的觀察與處理, 有效降低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和有效消除新生兒破傷風, 讓母嬰安康, 家庭幸福。
1. 4 產后訪視 通過產后訪視可以了解患者產后情況, 對產婦、新生兒進行檢查, 詢問觀察產婦和新生兒各種生理病理變化, 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幫助指導, 進行產后保健和育兒知識以及生活等方面指導, 促進產婦康復及新生兒健康成長。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 民族的希望, 我們在做好全方面保健的同時, 還應該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增強職業責任心, 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 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 不斷提高對圍產期保健的理解和認識, 在婦幼保健工作中重視和關心孕產婦、兒童的生命與健康。通過定期產前檢查, 對母嬰進行監測, 及早發現高危妊娠, 對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 保證孕婦和胎兒健康及安全分娩。做好孕期保健和一系列的分娩準備工作是降低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的關鍵, 醫護人員應大力宣傳, 普及孕期保健知識, 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更好滿足廣大孕產婦的需求, 確保母嬰安全健康, 為出生人口素質的提高, 為國家的興旺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