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燕
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發展的普遍趨勢。人體內各組織器官以及細胞的功能也出現退行性的變化。人類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出現彰顯科學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家庭和社會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更顯重要。
我國對老年人劃分標準 在45~59歲為老年前期稱中老年人;60~89歲為老年期稱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期稱為長壽老人;100歲以上為長壽期為百歲老人。
由于機體衰老使人體器官的各種功能降低, 心血管系統出現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管壁變脆, 血管彈性降低, 使得機體周圍血管阻力增加[1]。更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心血管系統發生病變尤為突出。冠心病和腦卒中死亡率明顯提高。其它系統也不同程度的出現如肺部疾病, 消化不良和便秘, 尿頻, 尿急。老年男性易發生前列腺肥大, 抑郁, 表情淡漠, 糖尿病等疾病。由于此種原因, 加速了衰老的發展, 因此我們不可忽視疾病在衰老中的作用。
①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的改變和社會角色的變動以及無法擺脫失落感, 孤獨感等內因引起的變化, 促成了老年人患心身疾病的危機因素。②老年人的免疫力, 內分泌功能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衰老, 而使得老年人在外界因素作用下, 易患各種各樣的急慢性疾病, 而且疾病的癥狀相比青年人重,病程治愈時間緩慢且延長。③伴 隨著時間的流逝, 生活的閱歷的增加, 疾病也時常威脅著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患慢性疾病者甚多, 具有患病時間長且復雜, 多種用藥且相互抵觸,并發癥未被控制。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故老年人不僅在身心上感到痛苦, 憂愁, 恐懼, 在經濟上也給家庭帶來困擾。④人類還具有遺傳因素的普遍作用, 老年人在生活中逐漸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處事方式, 生活習慣以及人格特性。⑤老年人對事物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偏執性, 對社會各種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減弱, 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緩慢甚至不接受。做事獨斷專行, 我行我素, 不計后果。
定義:健康教育是傳播健康知識, 促進健康的重要保健措施。通過健康教育使老年人獲得相關的健康知識, 樹立健康心態, 戰勝疾病的信心, 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增強自我保護的信念和能力, 來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①了解老年人基本情況, 生活環境, 文化程度, 宗教信仰及其家庭成員。從中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特點。②根據老年人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方式, 發現出影響身體健康的具體問題所在, 以至影響到現今的身體疾病的根本原因, 制定出具體的活動方案, 如戒煙, 戒酒, 低鹽低脂飲食, 多食蔬菜,水果等。予以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特征, 逐漸減少身心疾病的發生 。 ③對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學習 愛好, 興趣等評估結果。確定出健康教育目標, 制定健康計劃, 以達到身體力行的效果。④根據健康教育內容選擇:定期專題講座,發放宣傳單, 更換宣傳欄版報等形式。使用交叉合作, 多科學方法, 也需要參與者有一個高水平的認識。實施健康計劃。 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A合理的生活起居 使其動靜結合, 增強體質B恰當的飲食與營養 保持 排泄通暢C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D適當的運動與鍛煉E合理的休息與睡眠F保持家庭和睦安寧G注意安全 培養樂觀態度和幽默感⑤根據老年人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對自身健康狀況改變情況,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行為程度上, 評價健康教育效果。發現現存的危險因素相互聯系并仍然發展要及時糾正處理,以達到預期目標。經常和老年人溝通交談, 與老年人建立長期良好的關系。掌握老年人的個案特點, 使其減少孤獨感,恐懼感。對特殊情況的老年人要定期隨訪 , 檢測, 督促, 記錄。使其更好的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使身體達到健康的水平狀態。
5個一點
多懂一點:即對身體健康有害的知識多懂一點, 對其危害性多懂一點, 對其防治措施多懂一點。
少吃一點:讓攝入的總熱量少一點, 不只是主食要少吃一點, 而且副食, 特別是高熱量的副食也要少吃。
勤動一點:要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既控制了飲食,也增強了鍛煉, 更強健了身體。這樣才能保持健康體重, 不至于使身體過胖。
放松一點:指心里調節方面的問題, 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對身體健康, 預防疾病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
多動一動:指參加社會活動對生活態度的影響。多參加些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社會活動, 使其可以打開心扉, 減少抑郁, 減輕煩惱, 以增強晚年生活的信心。來提高晚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1] 梁琳琳. 老年期的心里健康. 中國社區醫師, 2005,285(2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