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威
(江蘇省新沂市中醫院,221400)
婦女經期或經行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暈厥,稱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
患者,女,學生,16歲,2012年11月17日初診。主訴:痛經1年多。患者12歲月經來潮,每次來潮均會出現小腹脹痛,經量少而不暢,經色紫黑并夾有血塊,經期第1d痛甚,7d后癥狀隨之逐漸消失。以往都是服西藥止痛,現因飲冷受涼,小腹劇痛難忍,夜不成寐,要求改用針灸治療,予以腹針配合超短波治療,1次痛止。
患者取仰臥位,主穴取氣海、關元,輔穴取下風濕點(氣海旁開2.5寸,雙穴)。局部常規消毒后,選用0.18mm×30mm薄氏腹針一次性針灸針,首先應避開毛孔、血管,施術要求精準、輕巧,針刺至地部,30min后起針,再將超短波電極板前后對置于關元穴灸20min。
有關痛經的記載,最早見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并治》:“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痛經病位在子宮、沖任,以“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為主要病機,運用腹針可以補脾腎,理沖任,通胞脈,調氣血而止痛。超短波治療痛經主要起到改善血液循環、消炎鎮痛、緩解痙攣的作用。二者結合運用相得益彰,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