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南 黃慶謀
(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民族醫院,547500)
失眠,中醫稱之為“不寐”,系情志所傷、勞逸失度、久病體虛、飲食不節,導致臟腑機能紊亂,氣血虧虛,陰陽失調,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病證。病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病重者徹夜難眠,常伴有頭暈、頭痛、心悸、健忘、多夢等,經各系統和實驗室檢查未發現異常。本病類似西醫的神經官能癥。中醫辨證主要有心腎不交、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肝郁化火等型。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運用穴位埋線配合推拿療法治療頑固性失眠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以拋磚引玉。
所有病例均來自1998年8月~2012年12月本院針灸科門診及住院部患者,共4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5例,其中男7例,女18例;年齡23~71歲,平均(45.0±10.3)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114個月,平均(54.28±69.10)個月。對照組24例,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齡23~69歲,平均(46.0±10.5)歲;病程最短1.3個月,最長104個月,平均(50.75±45.8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編制的《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中失眠的診斷標準。①幾乎以失眠為唯一的癥狀,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極度關注失眠結果的優勢觀念。③對睡眠數量、質量的不滿引起明顯的苦惱或社會動能受損。④至少每周發生3次,并至少已持續1個月。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20~70歲。③本次病程超過4周者。④未使用精神藥物或已停藥2周以上者。⑤自愿參加本觀察者。
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有其他各系統嚴重疾病或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癥狀導致的繼發性失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惡性腫瘤患者;病程少于4周;不愿合作者。
觀察組:(1)埋線:主穴百會、印堂、安眠、三陰交(雙)、內關(雙)。辨證配穴:心腎不交型加大陵;氣血不足型加神門;心脾兩虛型加內庭;肝郁化火型加大敦。操作方法:根據辨證取穴選適當體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將00號鉻制羊腸線(0.5~1cm)裝入經消毒的9號腰穿針(針芯尖已磨平)的前端內,斜刺入穴位,深度與毫針刺法相同,邊推針芯,邊退針管,使羊腸線埋入穴位皮下,線頭不得外露,出針,消毒針孔,用創可貼敷針眼24h。2周治療1次,30d為1個療程。(2)按摩手法:①捏脊:醫者用雙手拇指、食指、中指捏緊背部肌肉從下往上緩慢地進行提捏,部位以背部膀胱經為主,可反復提捏30~50次,或至局部皮膚潮紅、發熱為度。②開天門、推坎宮各3~5次,再從印堂向兩側沿眉弓推至太陽穴,往返3~5遍;然后從印堂穴開始沿眼眶周圍揉按治療,往返5~6遍。③用掃散法在頭兩側膽經循行部位治療,每側20~30次。④用掌摩法先順時針方向摩腹,再逆時針方向摩腹,時間約3min。⑤擦兩側涌泉穴,以透熱為度。隔日1次,共治療15次。
對照組:口服艾司唑侖1mg,睡前服用,共觀察30d。
療效標準:采用國際統一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實際入睡時間÷上床至起床總時間)×100%。根據WHO最新頒布的睡眠檢測,睡眠治療分為Ⅴ級,Ⅰ級: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Ⅱ級:睡眠率60%~70%,睡眠困難;Ⅲ級:睡眠率50%~60%,睡眠障礙;Ⅳ級: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礙;Ⅴ級:睡眠率30%~40%,嚴重睡眠障礙。痊愈:癥狀消失,睡眠率75%以上;顯效;癥狀緩解,睡眠率65%以上,且低于75%;有效;癥狀改善,睡眠率55%以上,且低于65%;無效:癥狀如前,睡眠率55%以下。
結果:觀察組25例,痊愈6例,顯效10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0%;對照組24例,痊愈2例,顯效6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靈樞·口問》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比梭w這種睡眠—覺醒的轉換正是自然界陰陽變換的生理體現,一旦這種陰陽變換的機制被破壞,則產生失眠的癥狀。
失眠主要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在藥物療法中,苯二氮卓類藥品目前仍為治療失眠的第一線藥物,但絕大部分藥物會影響人體的睡眠結構,產生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眩暈、便秘等不良反應,長期應用則引起藥物依賴和戒斷癥狀。
非藥物療法中的推拿、埋線療法顯示了優越性,避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靈樞·終始》曰:“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甭窬€療法是將羊腸線埋入所選穴位中,使之產生比一般針刺療法更為強烈而持久的針刺效應,羊腸線作為一種異體蛋白,可誘導人體產生變態反應,使淋巴組織致敏,配合抗體、巨噬細胞來破壞分解、液化羊腸線,使之分解為多肽、氨基酸等。羊腸線在人體穴位生理生化刺激可達20d或更長,所以在上述特定穴位應用埋線療法治療頑固性失眠有顯著療效。
按摩療法是中醫學的一部分,捏脊刺激背部膀胱經,調節臟腑,增加機體抵抗力;開天門、推坎宮、掃散頭兩側膽經具有鎮靜、安神、催眠之功;擦涌泉穴具有引氣歸元、調神益腎的作用;摩腹能使腹部靜脈擴張,減少頭部血液流量,降低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埋線與按摩二法合一,可更好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平衡臟腑功能,從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