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偉 湯華濤
(山東省榮成市人民醫院,264300)
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提高治療效果。癌癥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和嚴重性,更需要醫院針對具體情況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強有力的干預手段,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其生存質量。本文對癌癥患者入院直至出院后的一系列健康宣教活動進行總結。
入院時良好的溝通解釋工作,可有效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癌癥患者通常不是由于癥狀嚴重而就診,大多數是因體檢或在其他疾病的診治過程中發現患有癌癥,這一診斷結果無疑對毫無思想準備的患者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患者一時間無法接受事實,入院后表現為極度恐懼或絕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此時,做好心理護理顯得尤其重要。醫護人員應不厭其煩地向患者解釋惡性腫瘤不可怕,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也要安撫患者家屬,讓他們與患者一道樹立信心,并肩作戰,共同戰勝疾病。
詳細講解相關檢查與治療的重要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癌癥患者的檢查和治療有著嚴格的操作標準,而且由于費用相對較高,化療的不良反應較多,就需要在檢查和治療前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講解檢查治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由此引起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積極配合治療。
不斷創新宣教工作方法,提高宣傳效果。科室要根據不同病人的特點,采取語言交流、發放健康傳單、卡片、手冊等教育資料、播放宣傳片等多種形式,因地制宜地對病人進行相關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病人對疾病發生、治療及轉歸的認識,學會正確看待疾病,勇敢接受治療。
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增強體質,采取措施減輕患者化療不良反應。強化對病人日常飲食和休息的指導,要讓患者及家屬掌握相關原則,學會科學合理地飲食,避免進食刺激類食物,保證營養,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身體的耐受力。同時針對患者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神經毒性等反應,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不適。
將院內宣教延伸到院外,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健康指導。癌癥具有易復發和轉移等特點,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患者出院后要對其進行定期隨訪,給予有效指導。一般第一年每1~2個月1次,一年后每2~3個月1次,如果患者病情突然惡化,需立即就診,及時進行相應治療。同時還要為患者提供相關健康教育資料,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科學飲食、適當運動,切實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