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月玲
(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延吉133000)
護士長是護理管理的骨干,日常管理工作繁重,如何在每日繁瑣的工作中注重細節管理,注重質量管理,做到忙而不亂,最大限度地完成好本職工作,是做好科室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筆者于2011年6月設計了護士長工作日志,并在本科室實施,使護士長的每日工作能夠做到抓住重點,有效實施細節管理,忙而不亂,為科學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筆者根據本療區工作情況,按照工作時間順序及護士長每日“五查”的規定,設計了工作日志,內容包括:①夜間護理工作:晨間護理質量、夜間本職工作檢查、交班本書寫情況、晨間床鋪整理質量。②晨間交班評估:護士儀表、交班匯報、晨間提問(包括三基理論及患者病情掌握情況)、工作重點或是反饋、床邊交接班情況。③上午工作質量:治療室管理、搶救車管理、高危藥品管理、毒麻藥管理、靜脈輸液巡視卡管理、輸液瓶處理。④新入院處理:包括入院的及時性、入院告知、身份確認、入院宣教、檢查內容是否告知。⑤下午工作質量檢查:床鋪整理、專科護理落實情況、護士病情掌握情況。⑥護士長查房:掌握本療區的重點病人及重點護理內容。⑦交接班管理:新入院、轉入、特殊檢查、皮膚護理及重點病人。⑧醫囑質量管理(每周2次):醫囑執行情況、簽名情況、檢查化驗回報情況。⑨出院情況:次日擬出院患者、出院指導完成情況、本療區床位需求情況等。⑩夜間護理工作質量:每周1~2次護士長親自進班,了解夜間護理人力安排、工作流程及工作質量。
落實護士長每日“五查”規定。
一查:護士長早上提前15min上班,查夜間工作質量,包括晨間護理質量、危重患者基礎護理質量、夜班的工作職責履行情況,查看交接班報告,了解夜間患者流動情況、重點病人的護理是否到位。
晨間交班評估:利用晨間交班的時間(10~15min),檢查上崗人員的儀容儀表,了解對本療區的流動情況掌握程度,檢查對危重癥患者的病情掌握情況,分級護理落實情況,通過晨間提問對“三基”理論、核心制度、理論的薄弱環節進行學習,并定期對護士就患者病情掌握情況進行提問,督促護理人員積極學習業務理論知識。
二查:上午9:30~10:30,深入病房檢查治療的執行情況,靜脈輸液巡視卡填寫情況,向出院患者征求意見,護理常規落實情況;進入治療室,檢查治療室的管理、搶救車管理、高危藥品管理、毒麻藥管理;新入院處理、轉入處理是否及時到位等。
三查:下午13:00~14:00,檢查中午班工作質量,床鋪整理質量。
四查:下午15:30~16:30,檢查危重患者的基礎護理,了解責任護士的??谱o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出院指導等落實情況,掌握重點病人及護理內容,檢查新入院的處理、轉入病人的處理是否及時到位,本療區的床位需求情況,對次日出院的病人檢查責任護士出院指導落實情況。
五查:每周1~2次夜查,護士長親自進班或是夜查,了解夜間護理人力安排、工作流程及工作質量,檢查各組長的工作情況,對責任心較差或是缺乏工作經驗的護士,護士長合理排班。
醫囑質量管理:護士長每周參加2次醫囑核對,檢查醫囑執行情況,護士簽名是否清晰及時,各類檢查化驗回報情況等。
設置“備注”欄:護士長將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記錄在備注欄內,如質控中發現的問題、需要利用晨會反饋的問題、病房設備的維修、儀器設備等需要反饋的問題,將此內容一一記錄在備注欄內,起到提示作用。
工作日志的使用能有效幫助護士長進行時間管理。護士長根據工作日志的內容有計劃地按照時間逐一落實每天的工作內容,合理利用時間,避免出現忙亂現象;而且可以保證每日的細節管理全面落實,避免出現遺漏與盲點。
工作日志的使用能有效地幫助護士長開展現場管理[1]。護士長根據日志內容有計劃、全面落實每天的評估、質控及培訓等工作,保證每日現場管理內容的全面實施,避免工作遺漏;同時還可以根據每日質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缺補漏,梳理管理重點,進一步提高護士長的管理能力。
工作日志的使用有助于護士長全面掌握本療區的動態變化。如擬出院的病人、新入院病人、轉入病人、特殊檢查的病人、本療區的重點病人及護理要點、床位的需求變化等。根據這些動態變化,檢查護理措施的落實是否到位。
工作日志的使用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提高。按照“五查”的標準進行質控管理,護士長對病區的各項護理工作有了全面的掌握,對護士的工作質量能夠及時地予以評價;每日多次深入病房,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可以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中的意見及建議,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護士長按照日志的內容、“五查”的標準,加強質控力度,有助于增強護士的責任心;護士長在檢查中有重點、有細節,可以保證每日的工作有序實施,提高了護理質量。
[1]張麗,譚麗萍,蔣銀芬,等.工作日志在護士長現場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1745-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