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迎軍
(延長油田股份公司子長采油廠,陜西 延安 717300)
在整個石油企業中,最為主要的生產工具就是工作設備,其同時也是現代化石油水平的一大標志。在石油生產過程中,設備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只有功能完善,維護保養良好的設備才可以保證在相應的工作過程中起到自己的作用。
然而,究竟怎么做才能使得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始終處于最佳狀態,不被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對象(油水)腐蝕損壞,這是每一家石油企業都關心的問題。多年以來,各地采油廠除進行各項設備管理工作外,還對設備的零故障、零缺陷以及零事故不斷追求,并且積極尋求實現這目標的最佳辦法。多年來的經驗和實際操作告訴我們,只有對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才能從根本上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才能最大程度上的減少設備故障,防止非正常性的磨損發生,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
筆者所在公司有23個采油廠,采油設備中的抽油機型號各異,目前達到7萬臺以上,這些設備的日常管理已納入正軌,制度健全,職責分明。以下從設備保養的角度來探討些許經驗。
采油廠應當按照一定的管理體系標準來對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以及管理,并且在整個設備的維護保養過程必須始終強調全民參與、過程控制等基本理念,并對基礎管理實行一定程度的強化。
根據設備維修保養現場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對以下活動進行合理的開展:
(1)制定完善的設備維修、保養制度體系,并且要將潤滑油的品質標準以及相應的管理辦法包括在內。
(2)根據設備相應的說明書以及根據現場的施工狀況,制訂出一套詳細、明確的設備維護標準。
(3)設立一定的考核機制,比如設定廠→大隊→井區的三級考核機制,同時將整個管理工作的重心轉移到設備的維護保養上,并且將其納入到制定的考核機制中,根據相應的檢查標準,對考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細化。比如每一季度,廠主管部門就可以對每一級單位進行考核,并且將考核的標準納入到年終時總評比中。這樣做就可以使得整個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變得有跡可循,并且可以形成相應的設備管理實施目標。
在對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具體、有序開展的過程中,石油企業應該將具體的考核標準以及保養內容與實際的管理工作相互結合,使整個設備管理工作(特別是設備的維護保養方面)做到品質、形效協同開展,并且將整個管理工具日常化。
首先,應該對各項工作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的書面記錄,建立并實行合理的獎懲措施;針對設備方面的每一項具體的維護保養工序,我們要求每一項具體工作內容都做一定的書面記錄,這份記錄內,需要包括設備的具體檢修時間、檢修內容、所出現的具體問題、實施的處理辦法、具體檢修人、檢修日期、是否合格等相關內容。同時可以在維護保養工作中,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單位管理部門領導人可以對具體保養過程實行嚴格的監督以及檢查,以促進工作人員主動認真的完成本職工作。
其次,對設備相應的維護保養工作可以實施一定的科學化管理方式,并進行一定的分類管理模式。
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的過程中,可以采取調整、封存、潤滑以及清洗等措施,以用來確保設備的正常的運行。對于對原油生產起直接影響作用的設備為1類設備,比如抽油機、注水泵等,這些設備必須根據其實際運行時間進行強制性的保養,以達到對設備運行的最大程度保障。對于一些輔助設備,比如車輛、發電機組等,對這些設備我們可以采取日常維護以及工作狀態實時檢測相互結合的辦法,以達到避免機器故障的發生。對于電焊機等測試、施工儀器,需要按照其具體的工作需要以及工作時間,對其進行詳細的非工作期檢查,這樣既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開支,同時也可以有效保證其運行狀態。
最后,對于設備工作環境進行一定的整治,提升對設備維護保養后的綜合效果。
根據不同采油廠所處的地理環境的不同,其環境惡劣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的工程中,必須將實際操作內容與身處環境進行有益的結合,把對于操作環境的治理工程也作為一項主要內容來抓,在崗位附近,建筑物、以及揚塵點周圍進行一定的環境整頓、治理,確保設備在運行過程以及維護保養工作的過程中,受到惡劣環境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點,使得整體的操作環境整潔美觀,從整體上提升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的效果。
在設備的日常運行過程中,必須對運行狀況以及其具體的保養環境適應性進行合理的定位。對于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進行仔細的檢查,或停止機器的運行,并作詳細的記錄,同時對當時工作環境進行相應的記錄,在工作結束后通過對環境的再模擬,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并且對其它機器也可以根據相應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運行狀況作為參考標準,為其它設備的維護保養提供一個維護保養方面的模板。并且在進行實際的維護保養過程中,可以有重點、有突出性的進行相應環境下的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同時,如果對于設備有了相應的運行狀態以及保養定位的話,就可以對設備進行一定的預防性維護保養。而這種預防性的維護保養的主要意義就在于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或是故障的設備部位進行提前維修措施,以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效果。
對于影響設備使用壽命的最主要因素即人為因素,這就意味著:設備的具體維護人員能否對設備做到精心照顧以及正確操作,會對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及運行狀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石油單位可以對相應的維護技術人員提供一個操作學習平臺,使得他們有機會學到最新的維護保養技術,并且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維護保養工作中。同時,可以在相互之間開展一定的技術大比拼活動,評比最佳,公司可以發放一定的獎金,這樣既可以促進各技術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使他們取長補短,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率以及積極性有很大的提升。
同時,在進行技術人員的培訓過程中,必須從思想觀念以及技術素質出發,使得員工從被動管理思想逐漸轉變為主動管理思想,要將技術員工“設備只要能夠運轉就行”的思想徹底抹去,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設備維護保養的品質以及效率。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石油企業的蓬勃發展,在日常油田生產過程中對設備的技術、狀態以及性能的要求愈加的高了,同時石油企業在設備維護保養管理方面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在今后的日子中,我們必須堅信科學是社會第一生產力的主觀理念,將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作為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并將其做好做牢,為石油企業持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1]陳宏軍,張 華.醫療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工作[J].醫療衛生裝備,2011,32(8):96-98.
[2]宋 毅.淺談公路機械設備日常維修與保養[J].價值工程,2010,29(26):71-72.
[3]方迎偉,曹亞東,趙軍光,等.吊車的維修與保養[J].價值工程,2012,31(23):57-58.
[4]田 偉.油田離心注輸泵的維護與保養[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品質,2012,32(4):277.
[5]辛 松,李林燕,王 春,等.游梁式抽油機電機燒毀原因分析及處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