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日,巴西南部圣瑪利亞市夜總會火災遇難者的靈柩被運往圣瑪利亞市立公墓安葬。
●本報駐巴西、德國、法國特派特約記者 吳志華 青木 楊明 ●甄翔 魏輝巴西28日開始為期3天的全國哀悼,紀念此前一天在圣塔瑪麗亞市火災中遭遇不測的230多名死難者。這場“10多年來全球最致命的火災”不僅讓桑巴王國陷入巨大悲痛之中,也讓世界輿論一片驚愕。《環球時報》記者28日趕到事發現場,詳細了解了火災發生時的可怕一幕。在為突如其來的災難嘆息的同時,外界也對這個即將主辦兩大體育盛事的金磚國家產生一絲憂慮。路透社稱,在籌備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之際,巴西的安全標準和應急能力尤其受到審視。不過也有媒體表示,近年來從中國到美國再到俄羅斯都發生過這樣的“夜店悲劇”,巴西無非是重演了一個類似的可怕劇本,應當反省的是人類的健忘以及對教訓的漠視。本報記者走近火災現場 “巴西處于休克狀態”,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8日以此為題報道火災給巴西造成的心理沖擊。這是巴西50年來最致命的火災,共導致236人死亡,100多人受傷。巴西總統羅塞夫宣布全國為遇難者哀悼3天,首都巴西利亞為此推遲了定于28日舉行的2014年足球世界杯倒計時500天慶祝儀式。國際足聯和國際奧委會等紛紛對災難表示哀悼。事發地圣塔瑪麗亞市宣布哀悼30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發生火災的夜總會房頂部分坍塌,困住許多學生。消防員在夜總會的洗手間里發現了成堆的尸體,一名州議員形容說,現場“就像一個戰區”。 從首都巴西利亞出發,先后搭乘飛機和夜間大巴,《環球時報》記者28日一早抵達位于巴西南里約格朗德州的大學城圣塔瑪麗亞。雖然城市人口只有28萬,但在這里讀書的學生卻有4萬多。火災發生地是一家名為“親吻”的夜總會,位于圣塔瑪麗亞的市中心。記者來到夜總會時,道路已經被封鎖。只有當地媒體的記者還守候在那里,等待最新消息。夜總會門面大約30米寬,粉紅色大門寬不過六七米,部分磚墻被鑿開,窗戶被燒黑,記者還能聞到焦糊的氣味。巴西環球電視臺的記者說,夜總會大廳很大,可以容納上千人,是當地最大一家夜總會,然而出入口只有一個。技術人員正在夜總會里進行現場事故調查。 在夜總會附近的一家咖啡館,女店主麗薩告訴記者,她特別悲傷,死難者中,有許多是經常光顧這家咖啡店的學生。她說:“有一個大胖子學生,身材魁梧。我真沒想到,他昨天居然被擠在夜總會里面出不來,最后窒息而死。還有一位消防員,當他把一具尸體從夜總會抱出來放在地上后,才發現死者是他的親弟弟,太悲慘了!” 而一些媒體所呈現的事件發生時的場景更慘烈。巴西當地媒體報道稱,驚魂未定的幸存者大多數是圣塔瑪麗亞大學城的科學專業學生,他們描述說,火災現場出口被封閉,烈焰熊熊燃起,數十名此前還興高采烈的狂歡者被人踩踏,許多人因為吸入濃煙窒息而死。路過事故現場的穆勒在俱樂部外面拍攝了當時的混亂場景。他說:“我看到有遇難者半邊臉都被燒化了。我傷心極了,很難忘記我所看到的……”路透社稱,火災開始時,許多狂歡者在混亂中找不到出口,誤把衛生間門當做出口。俱樂部保安開始不清楚里面發生了火災,將大門堵住以防止人們不埋單跑路。幸存者文德魯斯庫洛說:“一切發生得很快。恐慌和大火幾秒鐘內就蔓延開來。”美聯社援引當地警官梅內爾茲的話說:“里面非常可怕,就像那些大屠殺電影,尸體成堆。我們只好用卡車運,花了6小時才將尸體運走。” 當地警察德斯特爾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夜總會只能容納1000人,但出事時卻有超過1500人。舞臺上的樂隊居然使用煙火效果,濺出的火星點燃了屋頂的泡沫隔音板,最終釀成這場悲劇。消防警察芒切中校對記者說,“死者大多數是被濃煙和有毒氣體嗆死的,沒有一具尸體是被大火燒焦的,這與當時措施不當有關”。他說,事發后消防隊很快趕到現場,但是夜總會里面的濃煙和有害氣體排不出來,死難者又被擠堵在夜總會大門里面,“我們根本無法從外面打開大門,只好砸墻破窗而入”,耽誤了搶救時間。28日,警方拘捕了夜總會的一名老板以及樂隊的兩名成員。世界杯與“巴西的脆弱” “在巴西籌辦2014年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之際,這場事故可能引發人們對巴西公共安全的憂慮。”法新社28日的這句話道出了不少媒體的擔憂。英國《泰晤士報》稱,在巴西準備舉辦兩場重大國際賽事之際,這場夜總會災難促使人們聚焦巴西的安全標準和應急反應能力,明年將來到巴西的100萬足球迷也會被提醒小心這個東道國的安全記錄。 路透社報道稱,圣塔瑪麗亞大學城位于巴西最富裕的州之一,當地居民多為德國和北歐移民后裔,當地人認為這里比巴西其他地區更加有組織,更有規矩。巴西其他地區居民多是當地土著、葡萄牙殖民主義者、非洲奴隸以及南歐移民的后裔。這場悲劇正值巴西匆匆提升安全和后勤保障之際,兩場重要的國際賽事都將展示巴西的經濟進步和這個拉美最大國家躋身第一世界的雄心。德國財經網28日稱,這場大火讓“巴西的脆弱”暴露無遺。雖然巴西當局仍有充分的信心,但嚴重事故的風險越來越大。報道說,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的經濟增速在“金磚四國”中排名并不高,去年甚至不到3%。這場大火似乎預示著巴西前進的困境。世界上第六大經濟體,必須鋪墊好基礎設施。 “這場火災可能會將人們的注意力引至責任問題,指向公民保護措施執行乏力。”《紐約時報》28日稱,雖然巴西的經濟有了牢固支撐,國家的行政服務能力過去十年大大提升,稅收大大增加,也并不缺少管理大大小小公司的法律法規,但本來可以預防的災難仍時有發生,奪去人們的生命,諸如里約熱內盧建筑倒塌、下水道爆炸等事件。“官僚作風和腐敗也導致悲劇,”巴西《圣保羅報》專欄作家巴爾欽斯基說。英國《經濟學家》稱,發生火災夜總會的消防證去年就過期了,這在巴西或許不是什么大問題,因為巴西商業執照更新等類似工作都要拖延很長時間,只要及時提交延期申請,企業通常可以一邊等一邊繼續營業。 在事故頻發的印度,也有媒體對巴西提出質疑。《印度時報》稱,這場可怕的慘劇將對巴西的公共安全提出嚴肅拷問。雖然巴西當局迅速做出反應,但已有人擔心這場悲劇會為巴西準備舉辦世界杯和奧運會蒙上陰影。隨著經濟騰飛、社會平等逐步變成現實,巴西聯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都竭盡全力要在2014年和2016年的賽事中展示巴西的經濟奇跡和政治影響力。圣塔瑪麗亞悲劇則重挫這些努力。“那些總想曝光我們陰暗面的外國人現在會撲向我們說,“看,在巴西事情就是這樣,”巴西一名博客作者寫道。不過他表示:“但這種悲劇可能發生,而且確實發生在世界任何地方。”“悲劇都遵循一個類似的可怕劇本” 這名巴西博主的話不無證據。美聯社28日稱,此次火災是巴西1961年以來最致命的一場。1961年,里約熱內盧一家馬戲場著火,導致503人喪生。這場大火還是2000年12月以來全世界最嚴重的一場夜總會火災,當時309人死于中國洛陽一家夜總會大火。《華盛頓郵報》28日說,巴西火災讓幸存者憶起十年前美國羅德島夜總會大火的痛苦。2003年2月一個寒冷的夜晚,羅德島夜總會樂隊演出時釋放的焰火引燃了隔音板,火災造成100人喪生,200人受傷。一年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家夜總會發生火災,造成至少194人死亡。2009年,俄羅斯一家夜總會的煙火表演燒著了天花板,火災造成152人死亡。報道稱,對羅德島夜總會大火的幸存者而言,巴西27日的火災再次說明,不管距離多么遙遠,無視他們的悲痛教訓的人將付出可怕的代價。 “夜總會火災榜單又增加了一出悲劇,這些悲劇似乎都遵循一個類似的可怕劇本:大火將人頭攢動的夜總會群歡變成一個可怕的死亡陷阱,上百青年在狹促、燈光昏暗房間的煙霧和混亂中毀滅,要么死于逃跑時的擁擠踩踏,要么在黑暗中尋找出路時窒息而亡。”美國《華爾街日報》28日這樣總結夜總會火災的“特點”。巴西學者若澤·索扎28日在《圣保羅州報》上撰文說,圣塔瑪麗亞的災難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種特點,人們喜歡大規模聚會,卻忘記了每個人的需求。當遇到緊急情況時,每個人都身不由己,依賴他人的行動決定自己的命運。由此產生連鎖反應,將災難后果放大。“每個人都想逃難,卻沒有自己的出路。”▲
環球時報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