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軍 白江坡 于水游 李基堂
為了加強軍事代表依據09版國軍標對承制單位的“外包過程”的監督,結合實際審核經驗和對新版國軍標的理解,本文給出了針對“外包過程”監督的一些建議和意見。這些意見和建議會對軍代表日常質量監督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商業意識的加強,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商業模式也層出不窮。為了追求更專業的能力和更經濟的成本,有關“外包過程”被大多數企業放在了至關重要的地位。武器裝備關系到國家安危、戰爭勝負,其質量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此,我們國家在武器裝備承制單位實施了軍事代表制度,對裝備質量實施日常的監督。作為一項很重要的監督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適時地發布了新版國軍標GJB9001B。新版國軍標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并強化了“外包”過程的管理要求。例如,新版標準在“4.1總要求”中明確規定了“組織如果選擇將影響產品符合要求的任何過程外包,應確保對這些過程的控制。對此類過程控制的類型和程度應在質量管理體系中加以規定。同時,組織應對外包過程進行評審,批準后予以實施并監督外包過程的執行,顧客要求時還必須經顧客同意”等要求。所以,有必要對新版國軍標中有關“外包過程”進行必要的實際闡述。
標準對“外包過程”的定義是“外包過程是指為了質量管理體系的需要,由組織選擇并由組織的外部方實施的過程”。由此看來,設計和開發,采購,生產和服務提供,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都有可能涉及到外包。另外,從標準的注中可以看出“外包過程”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a)組織雖然實施了“外包”,但并不能免除組織滿足所有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責任;b)組織在對外包過程控制時應考慮外包過程的類型、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以及所涉及的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c)外協(外協加工,外協檢驗等)也是一種外包形式。
在當今高度專業化的社會中,“自給自足”基本是不可能的。武器裝備的研發過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許許多多的外包過程,從原材料到售后服務等產品形成的全過程都可能涉及到外包過程。將我們平時在武器裝備開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歸類為以下幾種:
(1)將特殊材料的研發、生產委托給有關專業的材料公司,如特殊磁性材料;
(2)將產品的加工委托給具有加工能力的外部組織,如零部件外協加工、協作廠為整機廠提供配套零部件;
(3)將產品的某些工藝過程委托給具有能力的組織,如熱處理、噴丸等過程;
(4)將設計和開發過程外包給具有資質的設計和開發組織,如總裝廠將部分技術含量高的部件委托有關專業研究所進行設計等;
(5)將計量測試設備委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組織,按期進行檢定或標準;
(6)將鑒定試驗的某些項目委托給客戶指定的有關單位進行試驗;
(7)將采購品驗證中的某些測試項目,產品驗證中的某些試驗項目委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組織,如金屬材料的金相分析、電子產品的環境試驗、電磁兼容試驗等。
所有以上特點決定了武器裝備的研發生產在當今社會中具有了其相對特殊的規律,這就對軍代表的質量監督提出了許多挑戰,要求我們在對新標準“外包”的理解過程中要結合社會實際創新出新的工作方式方法。
新版標準在對外包過程的控制方面按照PDCA的過程方法進行安排,這就有利于我們的掌握,也為我們日常的軍事代表質量監督提供了堅強后盾。
(1)總要求中明確提出了組織首先應充分識別本組織的外包過程,外包過程中有無需要確認的過程,這些均應在裝備承制單位的質量手冊和相關文件中描述清楚。
(2)組織應根據外包過程的特點、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及其涉及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并在相關文件中作出規定。外包過程總要求是按“7.4采購”的要求加以控制。具體方法包括對外包組織進行能力、資質考查,評定后形成合格外包方(供方)名錄,并對名錄進行動態管理;另外,在與外包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中,要明確外包產品的質量要求、接收準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外包產品的驗證要求等。
(3)在按7.4進行外包過程控制時,還應該按外包過程本身的控制要求。如組織將設計和開發過程外包,在按7.4控制時還應按“7.3 設計和開發”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體控制的要求、方法應結合外包過程的特點確定,并在外包合同中作出明確規定。
(4)如果將特殊過程外包過程,應按照“7.5.2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及7.4聯合進行控制。應根據外包過程對最終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與外包方協商、確定對這些過程的監控要求,并在外包合同中作出明確規定。
(5)當組織需將計量測試設備委托給外包方進行檢定或校準時,應考察其是否具備量值傳遞能力,以確保量值傳遞的準確性和溯源性。考察的內容一般包括外包方的資質、量值傳遞范圍、有效期、檢定/校準人員的資格、檢測環境等。
(6)當組織需將采購品或產品的某些測試、試驗項目委托給外包方時,應考查其是否具備相應的測試、試驗能力。考查的內容一般應包括外包方的資質、能開展的測試、試驗項目、測試人員的資格、測試環境等。
在審核某電子設備廠時,發現其將PCB委托給了外部組織實施,但沒有相應的控制措施,企業解釋說:我們只管提要求,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為我們加工就是了,不合格我們不接受,也不付賬就可以,產品若有問題該誰承擔責任就誰承擔責任。此現象中,組織就沒有識別到此外包過程,更沒有考慮到問題對自己組織所帶來的損失。這就是沒有充分理解標準對“外包”的定義及“外包”的內涵。
總之,在當今高度專業化的環境下,任何一個企業不會也不可能“自給自足”,在這種情況下,“外包過程”的控制就顯得相當之重要。作為武器裝備的質量衛士,我們就應該全面深入地了解新版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控制好外包過程,提高武器裝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