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繼華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 “十二五”規劃實施、奠定全面建成全新供銷合作社基礎的轉承之年。當下,供銷合作社正由恢復性增長向跨越式科學發展轉變。形勢的發展變化,促使我們必須進一步 “加強學習、加快發展”;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決定了我們必須更進一步 “加強學習、加快發展”。
供銷合作社加強學習需要 “加強”的是什么?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四個方面目標要求,應該是加強學習基本遵循的方向。
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當下,安徽省社及企事業單位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一是要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這一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真正做到入腦入心、真學真懂真用。二是要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學習,特別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理論、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理論的學習。三是要進一步加強黨和政府關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針、政策的學習,特別是一些階段性特征明顯、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一些中、小、微政策的學習。四是要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條規的學習,特別是一些有關規范和保護企業行為的法律條規的學習。五是進一步加強合作經濟理論的學習,特別是供銷合作社發展合作經濟理論的學習。
21世紀是知識管理的世紀,知識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正引發世界范圍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和重大變化。面對新機遇、迎接新挑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迫切需要我們以世界眼光審視自己,進一步加強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積累新經驗。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化知識的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化同步信息化是關鍵,在邁向信息社會的過程中,信息化既是企業的核心價值之一,又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新一輪工業革命即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實質就是以數字制造技術、互聯網技術和再生性能源技術的重大創新與融合為代表,從而導致工業,產業乃至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當前,加強信息化技術學習,重點是互聯網知識、電子商務、物聯網知識和企業管理信息化技術 (ERP/CRM/HRM/SCM/OA等)。
二是進一步加強現代金融知識的學習,特別是金融創新理論及新型金融工具的認知和掌握運用。近來,有專家學者提出,城鎮化、資本化和金融化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 “新三駕馬車”,金融力就是競爭力、發展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新的管理理念、思想、方法、工具的學習和掌握。管理只有永恒的提問,沒有終結的答案。當代西方管理已呈現出能本管理、軟管理、知識管理、虛擬管理、創新管理五大新趨勢。21世紀已進入管理世紀。從西方經濟發展歷史中應該認識到,隨著 “政策紅利”和 “人口紅利”優勢的逐漸退潮,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將依賴于 “管理紅利”,獲取管理紅利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即企業通過明確戰略方向;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方式;引入最佳管理實踐收入管理紅利。
四是進一步加強與崗位職責相關的新技術、新技能的學習,努力成為本領域本行業本崗位的行家里手。
一是進一步加強歷史經驗教訓的借鑒。借鑒的最高境界,是學習的一種方法。用歷史的眼光看看人家或是自己是如何走過這條路的,在這條路上,哪些經驗我們可以吸取,哪些失誤我們應該避免,這無疑能使們少走彎路,少付代價。歷史不能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但可以告訴我們未來什么不能做。
二是進一步加強實踐活動的總結。實踐是最生動的課堂,是一切科學認識、正確思想的源泉。只有及時總結提煉實踐中的新創造,才能更好地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
三是進一步加強向群眾學習。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最高明的老師。自覺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虛心地拜群眾為師,時刻不忘向群眾學習,這是學習的大道。
一是進一步加強問題導向學習。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社會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形勢任務總是在發展變化的,其中各種新問題總是會層出不窮的。因此,樹立正確的問題觀,不斷強化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學,以學習促進問題的解決。在學習中不斷發現新問題,是加強學習的重要內容。
二是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自覺地、經常地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市場,帶著問題調研,針對典型分析,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突破,這既是加強學習必須要做好的基本功課,又是我們做到 “具遠見、有主見、聽意見、善借鑒、勇實踐”的基本途徑。
供銷合作社加快發展是全方位的,內容廣泛而深刻。我們需要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走科學發展之路,提升資源要素控制力、市場占有率,組織機構運轉的效率和經濟運行的效益,實現可持續快速發展;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加速打造供銷合作社引領合作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粗放式發展理念、掠奪式增長方式、泡沫式目標追求,是不可持續的,必須走科學發展之路。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用科學發展眼光觀察問題,用科學發展方法分析問題。努力做到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個更加自覺” (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基本要求,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
沒有規模就沒有規模優勢,就談不上規模效益和規模經濟。當然,這種規模是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的、實實在在的規模。加快規模擴張的路徑是內部挖潛、改造、提升、優化,以及外部的兼并、重組、聯合與合作。重點是提升資源要素控制力、市場占有率,組織機構運轉的效率和經濟運行的效益。
沒有發展速度就沒有發展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只有發展超速才能實現發展超越。省社及企事業單位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投入很重要,加強發展的內生性和穩定性,實現可持續快速發展是關鍵。
在中國經濟整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供銷合作社系統從中受益,也得到了高速發展。然而,過去的成功恰恰成為了我們自發推動轉型和變革的最大障礙。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圍繞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報告強調深化改革是關鍵,科技創新是核心,結構調整是主攻方向,城鄉發展一體化是根本途徑,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是戰略,要求做到 “四個著力” (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休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和 “五個更多” (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供銷合作社貫徹落實十八大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部署,戰略是大局下謀劃、全局中謀位、發展中轉變,關鍵是 “加快”,核心是轉型升級,路徑是改革創新,立足點是提質增效,目標是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
合作制是有效的經濟組織形式,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供銷合作社是中國最大的合作經濟組織,必須按照國務院40號文件要求,加快成為 “三種力量”,加速打造引領合作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首要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下決心從走到今天這地步 “不錯了”、“不容易”、 “我們算是好的”、 “這是歷史最好時期了”、 “基數大了自然增速慢了、增幅小了”等自諒、自安、自滿情結和心結中走出來,下決心突破因學習不夠不好形成對發展的瓶頸和制約,下決心改變因發展不快不好造成的規模不大、實力不強、水平不高、后勁不足的狀況。以下以安徽省社及企事業單位為參照對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請大方之士指教。
一是扎實開展創建學習型領導班子、爭當學習型領導干部活動,倡導領導干部帶頭示范學習,通過宣傳理論、講解政策、暢談體會、專題輔導等多種生動活潑學習形式幫助廣大干部員工解決學習上的難點、認識上的困惑,一級帶著一級學,一級推著一級學。
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備、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用制度來保證學習任務的落實,使學習由“軟任務” 變成 “硬任務”。
三是大力營造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良好風氣,大力打造促進學習、加強學習的強大推力,大力倡導做學習人、用學習人的鮮明導向。
四是注重發揮好安徽財貿職業學院的作用,打造好省社 (總公司)企事業單位高峰論壇這個平臺,創辦好供銷合作社經濟創新發展研究院這個陣地,利用好干部在線教育這個網絡學校,執行好企業家培養、員工隊伍素質提升 “十二五”教育培訓規劃。
一是按照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中求進、開拓創新、扎實開局的總要求,全力以赴推進省社及企事業單位加快發展,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緊緊抓住2013年這個 “十二五”規劃實施承前啟后關鍵年,全力推進省社及企事業單位 “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前期規劃目標任務完成好的,積極主動調高,完成差距大的加倍努力。
三是強力推進社有企業創新發展。省社及企事業單位要按照省社社有企業創新發展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和確定的創新發展實施要點、重點積極開展工作。
四是按照盡快做實做強做大省供銷商業總公司的要求,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深化省供銷商業總公司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強力打造新形勢下全省供銷合作社經濟發展方陣的領頭雁。
五是搶抓國家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對內全面開放的戰略機遇,大力推進產融融合發展,積極打造服務于供銷合作社經濟發展的多層次、全方位、可管控的金融服務平臺,創造條件組建金融控股集團。
六是緊跟國家“四化”同步發展步伐,適應信息化社會建設形勢,著力打造網上新供銷。
七是加強供銷合作社文化和企業文化建設,為省社及企事業單位 “硬發展”提供強有力的 “軟環境”支持。
八是以加快企業家培育和員工隊伍建設為重點,分層次抓緊制定人才戰略規劃,并立即組織實施。以人的發展促進和保障供銷合作社事業的全面發展。
(作者系安徽省供銷合作社理事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