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慶國
今年以來,山東省章丘市供銷合作社積極按照山東省社、濟南市社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貼近農民、網絡健全的優勢,全力推動服務創新,走出了一條服務惠農、合作共贏的新路子,形成了 “章丘供銷模式”,并向全國進行了推廣。
從理順管理體制入手,全力提升供銷合作社系統的服務功能,逐步發展形成了市聯社、供銷集團、農合聯三位一體的新型組織管理體制。一是加強資源整合。打破地域限制,對現有資產進行統一規劃,選拔優秀人員從事經營,整合建成8處中心超市、5處配送中心、60個村級直營店、714個加盟店,全面盤活了閑置資產。二是實施集團化運作。通過市供銷合作社注資、職工入股,組建供銷集團總公司,培育興達農資公司、魯農農產品公司等8家龍頭企業,全面提升了為農服務能力。三是組建農合聯鎮街分會。依托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吸引各類合作組織及群眾入會,建立農合聯分會,目前已有5個協會、47個合作社、3.6萬人加入聯合會,成為服務 “三農”的核心組織。
一是建設日用品經營服務網絡。先后投資1200萬元,以南部垛莊日用品配送中心、北部刁鎮旗艦店為龍頭,輻射鎮級供銷超市和村級直營店、加盟店,構建起覆蓋全市的日用品經營網絡,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二是建設農資經營服務網絡。與明水大化集團實施農工貿一體化合作,建成3處農資區域配送中心、28個直營店、322個加盟店,實行農資直銷,年銷售肥料35萬噸,興達農資公司被評為全國農資流通企業50強。三是建設農產品經營服務網絡。以魯農農產品工貿公司為龍頭,建成章丘名優農產品展銷廳,與各基地園區、合作社對接,將章丘農產品銷到了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年銷售量超過60萬斤。四是建設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由供銷合作社投資800萬元,建成垛莊官營、水寨水北、高官寨魏化林等4處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惠及周邊30多個村、4.2萬群眾。五是探索開展資金互助。由垛莊惠農干鮮果品合作社、高官寨興達花生合作社牽頭,籌資200萬元,組織社員開展資金有償互助,幫助群眾解決融資難題。
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的公益服務職能,立足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開展了一系列農業社會化服務活動。一是提供消費服務。依托刁鎮、水寨、高官寨供銷超市和興達農資公司,開展日用品、農資送貨上門服務,村民憑農合聯會員證享受優惠。目前已發展會員1.2萬人,優惠讓利42萬元。二是提供生產服務。以供銷合作社農機綜合服務隊為龍頭,為農戶提供耕種管收 “全程托管”服務,全年共收割小麥玉米1.2萬畝、噴藥施肥1.3萬畝,群眾每畝節約成本120元。三是提供專業化服務。依托秋實糧食種植等12家專業合作社,為群眾提供測土配方施肥、信息交流、科技培訓等指導服務,現已培訓農民3000人次,提供信息1.2萬次,建成東安瓜菜等4處生產基地。在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同時,供銷合作社采取與鎮村 “六四分成”的讓利模式,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去年累計為村集體創收28萬元。今年,章丘對這一實踐進行總結提煉,推行了 “村兩委加組織推動、加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為農服務主體”的 “一加三”集體經濟增收模式,目前已推廣到9個鎮街的43個村,成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又一亮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 “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對此,章丘市社不斷加快農村服務終端建設,提升日用品、農資配送能力,開展農機、農技托管服務,全面推進生產流通信用合作,積極構建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體系,促進全市經濟和“三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系山東省章丘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