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銷集團成立三年來,認真貫徹落實總社黨組、理事會的決策部署,致力于完善體制機制,致力于壯大資金實力,致力于推動項目建設,致力于加快傳統業務轉型發展,致力于拓展新興業務,大力提升了企業規模實力和發展質量,為未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始終把做好經營管理、提升經濟效益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每年年初,與各出資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經營工作責任;針對市場形勢的變化,加強了經營工作的督促和協調;盡力幫助出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3年累計為出資企業提供資金90多億元;為促進企業規范管理,先后出臺20多個基礎管理制度,涉及行政、人事、財務、投資、考核等各個方面。2012年,中國供銷集團實現匯總銷售收入1269.24億元,比2009年的754.75億元增加514.49億元,增長68.17%;實現凈利潤10.90億元,比2009年的5.7億元增加5.2億元,增長91.41%;總資產達到798.57億元,比2009年的270.35億元增加 528.32億元,增長195.38%;所有者權益125.97億元,比2009年的60.56億元增加65.41億元,增長107.99%。
一是著力增強融資能力。采取長中短期相匹配、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等方式,3年累計融資140億元,并以較低的融資成本節約資金利息1.5億元左右。二是加快自身金融平臺建設。中國供銷集團財務公司籌建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三是充實企業資本金。先后為12家出資企業補充注冊資金6.95億元,為5家新設立企業注入注冊資金4.8億元,協調新合作公司落實引進沃銀德克1億元戰略投資。四是積極推動企業上市。目前,中農礦產、中農控股、中再資源、新合作等6家企業加快了上市準備工作,中農礦產公司有望2013年在香港上市。五是努力爭取政策支持。在獲得“新網工程”政策支持的同時,爭取到服務業聚集功能區專項資金、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等一些新的政策支持。
一是組建新公司,開拓新業務。組建了中國供銷南通產業發展公司,打造南通產業園。成立了中國供銷集團(寧波)海洋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打造海洋經濟總部、保稅冷鏈物流基地和水產品出口加工基地。積極落實總社與中國石油集團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組建了中國供銷石油有限公司。為打造再生資源電子交易平臺,成立了大連再生資源交易市場。二是壯大具有廣闊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支持棉花交易市場完成信息系統升級改造等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支持中合聯公司加快發展小額貸款業務,已初步形成小額貸款公司連鎖經營模式。支持中合置業公司累計投入資金 20多億元,低成本開發房地產項目。 2012年,3家企業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三是建設了一批重點項目。中國供銷集團成立以來,共投資建設項目91個,規劃總投入近320億元,已完成投入140多億元。中農公司青海大浪灘45萬噸鉀肥擴產項目部分投入生產,2012年實現利潤5000多萬元。老撾鉀肥項目一期10萬噸工程竣工投產,啟動了二期50萬噸擴建項目。中棉公司4個專項資金項目加快建設,山東濰坊物流園建成營運。中再資源、中再生公司建成和正在建設廣東清遠、江蘇常州、四川內江等一批產業基地。新合作公司常客隆物流中心、山東肥城百貨大樓等10多個項目相繼建成營運,直營店發展到1280多家。中棉工業公司邯鄲、南通棉機公司通過“退城進園”,實現了設施、設備的現代化。中國農批公司寧夏海原、江蘇鎮江農產品批發市場開業營運。
一是聘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起草了中國供銷集團戰略規劃。二是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國供銷集團出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意見(試行)》,進一步明確了企業 “三會一層”的職責權限和運行規范。三是探索建立對出資企業的分類考核制度。四是加強了對企業經營者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探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供銷集團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在總社黨組、理事會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大幅度提升經濟效益和資本實力為目標,團結奮進,攻堅克難,全面落實企業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的各項措施,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開拓經營,努力提升盈利能力。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做實做強農資、棉花、再生資源、日用消費品等傳統優勢業務。加大對房地產、農村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產業的投入,加強聯合合作,有效整合資源,加快把這些業務板塊培育成為骨干產業和重要的利潤增長源。大力推進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新品種上線交易,提升交易水平。積極探索農資、農產品等大宗產品的電子商務。加快浙江象山國際水產物流園建設。培育新的鮮活農產品及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成品油批發和零售業務。
二是大力開展資本運作,提升資本實力。首先是充實中國供銷集團的資本金,發揮“資本發動機”的作用。其次是充實出資企業的資本金,實現以較小資本撬動和控制較大資本,放大資本的控制力。第三是積極推進具有上市前景的出資企業上市融資。力爭2013年實現出資企業上市工作零的突破。第四是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中國供銷集團重點項目建設。
三是拓展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結構。積極籌建中國供銷集團財務公司。做好企業債、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券的發行工作。積極落實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的300億元長期項目貸款協議和國家項目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利用較大規模的銀行授信,支持各出資企業與銀行進行多形式融資。積極創新融資方式,探索海外發債、組建海外基金等。
四是重組優勢業務資源,培育區域市場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中國供銷集團整體實力,對優勢業務資源進行戰略性重組,整合資源、優化布局,實施多個產業板塊聯動并進和協同作戰,加快多產業融合發展,提高在特定區域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深耕目標市場,取得在一批地市級市場的絕對競爭優勢,并帶動當地供銷社和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打造供銷合作社事業發展的樣板區域。
五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企業規范運行。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強化現代公司治理。通過修改出資企業《章程》,確保企業“三會一層”按照職責權限規范運行。開好出資企業年度股東會,確保股東的權利得到保障。加強出資企業董事會的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企業董事會的決策作用。
六是優化體制機制,激發企業活力。進一步理順總社、中國供銷集團、出資企業三者之間的關系。完善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分類考核管理辦法,推行企業經營管理者持股,充分發揮廣大干部員工干事、興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