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劉道勤
老編有曰:所謂公路三亂指的是在公路上的亂設卡,亂收費,亂罰款的行為。去年,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務院糾風辦等部門高度重視,連續發文治理公路三亂并建立執法長效機制。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如今治理整頓的效果豈止是不盡如人意。
交通運輸部的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高速公路收費總額為2859.46億元,2011年則在3000億元左右。2012年3月,交通運輸部公布,排查發現,收費公路711個項目存在問題。在發現的問題項目中,已完成和即將完成整改的項目有522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翟學魂說:“2011年高速公路公司達到了30%的投資回報率,屬于暴利行業,而高速公路是公共事業,不該是暴利行業。整個高速公路即使下降50%的費用,這些路橋公司依然能有盈利地活著?!?/p>
公路三亂已成為一些地方路政交通人員斂財的工具。
王金伍,河南省西峽縣人,知名維權司機,曾發起過數次省級交通部門治理三亂座談會,王金伍的家,柜子里、桌子上,到處都是全國各地司機提供的罰款票據。在王金伍這里,能看到來自各個部門的罰款票據,公安、運管、路政、超限站、城管,甚至還有林業、衛生、煤炭、鹽業部門,有的處罰決定連公章都沒有,直接手寫生效——這張1000元的處罰決定書寫明的罰款原因竟是不服從管理。
王金伍說,根據1994年《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只有公安部門可以在公路上設置檢查站,但現在,除了交警外,交通部門下屬的路政、運管隨意上路查車已經成為常態。
那么中國公路一年罰款到底有多少呢?通過實地走訪和跟車體驗,得出了這樣一個調查結果:罰款占到了貨車運費的百分之十,這是什么概念呢,根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2011年,中國道路運輸費用27000億元,據此推算,公路罰款在2700億元。
有曰一: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和執行法規的隨意性,公路交通部門自己又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沒有公開透明的管理也沒有糾偏糾錯的監督機制,就大有此路是我開,留下買路錢的蠻橫。歸根結底,都是錢鬧的。
問題的關鍵是徹底切斷基層執法部門與罰款之間的利益紐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費、罰款收入必須全部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同時不準向執法部門下達罰沒收入任務,地方財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執法部門返還罰款。各地方執法部門的罰款帳本應該公開,并接受社會監督。只有把它放在陽光下,那些執法人員才不敢把它裝進部門的小金庫,或者塞進自己的腰包,公路三亂才能從根本上得以遏制。
在甘肅省景泰縣上沙沃鎮,遠遠看到前面正在攔車檢查,司機準備了50元錢夾在駕駛證內。汽車慢慢開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臺掛著警燈的面包車停在路邊,道路兩側都停著貨車,司機跳下車,走向這臺車號為甘10796,車身也噴涂著公安10796字樣的車輛。
在簡單推脫了一下后,司機把50元錢抽出來,遞給車里穿警服的人,然后拿回駕駛證,轉身回到了自己駕駛的車上。汽車啟動,前行,路上這兩位穿警服的人讓開了路。但汽車行駛了五六十米又停了下來,前邊又有一輛掛著警燈的轎車停在路邊,司機這次往駕駛證里面夾了一百元。一名檢查人員臂章上露出來的一個運字表明,這應該是運管人員。隨后的畫面很凌亂,但從對話可以判斷出,司機在把錢遞出去以后,上了車馬上起步。在一百米不到的距離內,司機送了150元錢,過了兩關。司機們說,跑在路上時,當檢查人員說把駕駛證拿來時,他們馬上就能明白背后的含義。如果這樣給錢時還要糾纏一會兒的,一是在尋找時機,避讓過往車輛上人員的視線,再就是變相地討價還價,想多要點,有時候,這種討價還價甚至是赤裸裸。對于長途貨運車司機來說,過路過橋費是擺在明面上的成本,賺多賺少還算心里有數。真正讓他們心驚肉跳的是標準不一、防不勝防、無人監管的各種費用。
有曰二:根據司機們反映,近年來罰款一直占到運費的10%左右,今年經濟不景氣,運費持續跌價,罰款反而有上升的趨勢。而司機覺得可能更多的變化是取決于你跑什么線路,如果你跑這條罰款比較多的線路的話,它可能固定不變的。一些以前相對來說氣氛比較好的省份,現在也開始有目的的去罰款。
公路三亂治理了18年,三亂現象依然怵目驚心。今年第19年,明年第20年,如果繼續靠發文件來治理,公路三亂的現狀能改變嗎?
云南玉溪鵬程運輸公司的朱鳳鵬說,雖然一年多來,通過依法維權,公司的罰款直線下降,但是在日常運營中,他們還是經常遇到困惑。他說:“像我們那個車輛,那個發改委公告上是16.4米,對不對?生產廠家按照公告,你生產出來,我們是買了,有合格證有國家的公告,又經過公安部、交警隊落了戶。那交通部,車貨總長不能超過18米,超過18米,他又說是你,是你超限了,你說我們那16米的車,再加上頭是5米幾,就是19米幾,你說一路上他要罰你,你這個超長,我部里面的文件是只有18米,你這個19米幾了,你還是要被罰,你說到底是公安,錯了還是發改委錯了,到底是哪家管哪家,我們老百姓怎么去經營,這是很現實的東西。”朱鳳鵬說,除了標準不一致讓他們無所適從外,不同執法部門的尺度不一致更是讓他們苦不堪言。尤其是運政、路政是最糟糕的,現在公安畢竟是正兒八經執法的,他是受過培訓他還一般不敢亂來,你確實罰,他們罰的也不多。運政、路政,橡皮筋式地罰你,他可罰到你十萬,可以罰到你兩千,可以罰到你二百,這個尺度很大的,老百姓很頭疼的,特別是駕駛員苦不堪言。
河南省西峽縣的維權司機王金伍也注意到了朱鳳鵬提出的問題。他說,公路運輸管理確實存在著法規多、相互不統一的問題。以目前貨運車輛被罰最多的超載來說,有處罰權的有四個部門以及道路收費部門。交警以車輛行駛證核定噸位認定“超載”;城管是以道路禁限重量標志牌認定“超重”,按照17年前的《城市道路管理條例》進行處罰;運管往往按《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中“未經許可擅自超限”處理;收費站既不參照行駛證,也不參照車輛軸數和公路禁限重量,而是以車型認定“超重”,按《公路收費條例》規定的,一旦超過標準按幾何倍數遞增收費。依據的法規不同,處罰的標準不同。
王金伍說,再以對車輛貨物超寬、超高、超長行為的處罰來說,公安部門只有200元以內的罰款額度,但交通與路政部門對“超限”可罰款30000元以下,同樣情節的罰款竟然相差150倍。。事實上就是為部門利益。哪個對自己有利他做哪個。王金伍說,1994年7月20日,國務院首次作出《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2000年交通部、公安部、國務院糾風辦提出,力爭三年實現全國所有公路基本無“三亂”。2006年6月,交通部宣稱全國所有省級單位實現公路基本無“三亂”。但2008年以后,公路三亂出現了事實上的反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2008年底稅費改革后,交通部門養路費停止征收,二級以下公路收費站撤銷,大批交通人員轉崗,增加到運管和路政執法隊伍中?,F在尤其交通部門,以罰代養,罰款養隊伍,造成隊伍的龐大,靠罰款生存。王金伍與一省級交通部門在一起座談時,就說到下面罰款亂。最后交通廳主要領導私下說,沒辦法,保穩定,這些人要生存,不讓上路,他們沒錢花。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曾經進行過比較,發達國家市場銷售商品中運輸成本只占8%,而中國要達到18%至20%,原因就在于目前的管理體制。周天勇說,雖然這種超收獎勵、罰款分成的體制很少有人公開承認,但在事實層面,已經成為相關部門運作時的潛規則。
有曰三:盡管國家幾個部委加大力度,但實際情況表明三亂愈演愈烈。是什么原因呢?據披露,預算內的稅收,養不了這么多人,就開了個口子,收支兩條錢,超收獎勵,罰款分成。這個體制財政部是改革,但后果是,把以前不應該收的錢合法化了,比如交警,可以返本人獎金,單位分成,財政還抽成,很多單位靠這個發工資、發獎金、發福利。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對于道路運輸并不存在類似我國的運管、路政等部門,完全是由公安部門統一管理??梢姡ㄓ袕捏w制層面清理,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治理好公路三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