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琦
肝癌患者發病隱匿,發現即處于中晚期,多數患者已經失去手術機會,膽道梗阻,高膽紅素導致的肝功能損害,使患者的生存期明顯縮短。肝動脈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技術的監控下,采用動脈內介入的方法對肝動脈疾病進行直接診斷,治療的操作技術。是一種不用開刀的手術。簡便,安全,有效,微創和并發癥少的特點,讓越來越多人選擇介入治療。一般只需幾毫米的皮膚切口,就可完成治療,表皮損傷小,外表美觀。使患者更易接受。
2009年1月~2012年9月來我院進行肝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127例,年齡最大者78歲,最小者25歲,以 35~55歲最多見。所有患者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經及時給予對癥護理后,患者不適感明顯減輕,均順利出院。
2.1 術前護理心理護理:耐心細致講解介入治療術的可靠性和必要性,聽取患者的想法和需求,盡可能滿足患者,使患者接受并理解介入治療的優點;術前患者準備:術前行雙側腹股溝區備皮,術前兩天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術前4小時禁食水,入手術室前排空大小便。術前訓練患者床上排便,以適應術后臥床需求。術前建立靜脈通路,利于術中給藥。術前做碘過敏試驗及凝血時間檢查,防止造影劑過敏及插管切口處出血。注意檢查穿刺部位遠端動脈搏動情況,以便術中術后對照。
2.2 術中護理術中嚴格要求無菌操作,配合醫生進行皮膚消毒,鋪無菌手術單及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對患者術中使用的藥物嚴格查對,并按無菌操作進行配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監測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進行相應處理。密切詢問患者了解患者心理活動,及時開導消除緊張情緒,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2.3 術后護理術后傷口護理:術后 24小時內穿刺側肢體的護理尤為重要,向患者強調肢體制動的意義,觀察繃帶固定情況,注意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及下肢的溫度、顏色變化,以免發生動脈插管所致的拴塞;定時檢測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多數患者術后4~8小時體溫升高,持續一周左右,是機體對壞死腫瘤組織重吸收的反應,應采取相應措施降溫,以免機體大量消耗;注意有無肝性腦病前驅癥狀,如有異常及時聯系上級醫生會診;術后疼痛護理:大多因碘化油栓塞引起,膽囊炎及腫瘤治療后壞死而至局限性腹膜炎。疼痛影響睡眠飲食,應及時觀察并按醫囑給于鎮靜止疼藥物,一般經對癥治療疼痛多在3~5天后緩解或消失。
總之,做好肝動脈介入治療手術前皮膚的準備,心理護理及患者的準備。術后的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及并發癥的觀察和預防,是保證介入手術成功的關鍵。護士應加強責任心,采取全面的護理措施,預防和處理好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