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麗娟
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臨床分析
滕麗娟
目的分析探究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對我院2009年2月~2010年6月診治的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18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結果18例患者在產后0.5年~4年,14例患者病灶在皮下,4例在前鞘采取手術治療后都痊愈。結論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要做保護好患者腹壁切口,操作要熟練輕柔,及時的清洗切口,預防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
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病因;預防措施
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發生在剖宮產手術后,指的是子宮的內膜組織位于子宮體以外的部位,會影響患者再次妊娠,因此正確掌握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院對18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為臨床提供參考,具體的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9年2月~2010年6月診治的18例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符合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相關的檢查和病理確診。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7.5±2.3)歲,初產婦10例,經產婦8例,15例為腹壁橫切口,3例為腹壁縱切口。
1.2 臨床表現患者的經期切口的瘢痕處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可觸摸到痛性的腫塊或者結塊,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其腫塊會增大,局部有脹痛感,消炎藥和理療沒有效果,月經后變小,腫塊質韌,邊界比較模糊,活動度比較差,腫塊通常是單個,其病灶區在淺表的患者,在經期患者局部皮膚會呈紫藍色。15例腹壁橫切口患者,其中12例在橫切口瘢痕的兩端,3例在切口的近遠側段,3例腹壁縱切口患者,腫塊在切口下段的脂肪層。18例患者有2例患者在足月妊娠的時候進行剖宮產和腫塊的切除術,5例患者由于腫塊偏大,使用孕激素等腫塊縮小之后進行手術切除。喊著手術前進行B超檢查,發現患者腹壁內有低回聲腫塊,其邊界較模糊,沒有完整的包膜,腫塊內無血流信號[1]。
1.3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都應用手術進行治療,有4例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口服炔諾酮片2個月,4例患者由于腫塊較小,進行局部麻醉后且相互,其他的14例患者都采取連續硬膜外的麻醉方式,在患者腫塊附近1.5cm左右對腫塊進行徹底完整的切除,在手術中發現3例患者的病灶已向下侵入到患者的筋膜層,所有患者的病灶均為侵及腹膜。9例患者由于手術的創面較大,其腹壁張拉很大,進行切口減張縫合,手術后對患者的切口做好精心護理,
所有患者的切口都及時愈合,無感染現象,且所有患者在隨訪2年內都沒有出現復發,手術后進行病理檢查,發現患者患者腹壁存在內膜樣的腺體、內膜間質、紅細胞及吞噬含鐵的血黃素巨噬細胞。
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多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婦女,其通常是在剖宮產手術后發生,隨著剖宮產手術越來越多,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在手術時把子宮的內膜組織或者細胞帶到切口位置種植而形成的,主要的病理特征是患者異位子宮內膜隨著其卵巢激素變化出現周期性出血,并伴隨有纖維組織增生與形成粘連。雖然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良性疾病,但是它表現類似于惡性腫瘤生物學行為,而且會有一些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出現組織學的改變,甚至癌變,所以對于其防治非常的重要。
對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典型病史、臨床表現以及相關的臨床醫學檢查,如有既往婦產科手術史者,其腹壁切口位置有腫塊,而且腫塊會出現和月經周期有關的周期性的疼痛與觸疼,腫塊在經期會增大,腫塊質韌。邊界較模糊等。在確診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切除病灶和附近纖維組織,切除的范圍在1.5左右,避免復發,同時在手術后服用孕三烯酮一段時間,預防其復發。隨著剖宮產手術不斷增加,在手術時時沒有保護好患者腹部切口,徒手剝離患者胎盤,宮腔進行擦拭和沖洗,切口進行縫合時增加了子宮內膜損傷,導致患者子宮的內膜細胞種植在患者腹部皮下的脂肪層和筋膜層的幾率增大。而且縫合子宮使用的器械和其他一些物品反復使用,會把子宮的內膜組織和細胞帶到患者腹壁切口,增加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生[2]。
對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預防,首先要做好對產婦圍產期的管理,降低其難產的發生率,嚴格要求產婦剖宮產的各項指征,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同時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要用紗布墊來保護子宮切口附近手術視野,防止患者宮腔內的物質溢出,污染腹腔與腹壁切口;醫護人員不能片面追求手術速度,要提高手術的質量,注意保護產婦腹壁切口,在腹膜關閉后對切口進行沖洗;嚴格無菌操作,在縫合時要避免縫針穿透產婦子宮層,從而降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3]。
[1] 李亞里,張淑蘭.子宮內膜異位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18(3):145-146.
[2] 張淑蘭.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9 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19(4):36.
[3] 張可楠,劉志學.剖腹產術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17例分析[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0,44(6):551.
R915
B
1673-5846(2013)02-0472-02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婦幼保健院,遼寧大連 1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