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莊
甲狀腺全切術治療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效果
謝春莊
目的探討甲狀腺全切術治療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100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用甲狀腺全切術治療,對照組50例用傳統甲狀腺雙側葉次全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甲狀腺全切除手術組無術后出血病例,無甲亢復發病例,術后均合并甲減;而甲狀腺雙側葉次全切除手術組術后出血率和甲亢復發率分別為4%和27%,術后出現甲減22(44%)例。兩組術后均無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并發癥,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效果優于次全切除術,且其并發癥總發生率和復發率低于后者。
甲狀腺全切術;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癌
1.1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省嵩縣人民醫院100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0~60歲,平均40歲。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用甲狀腺全切術治療,對照組50例用傳統甲狀腺雙側葉次全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
1.2臨床表現 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表現:甲狀腺彌漫性腫大、質軟或韌、無壓痛、甲狀腺上下極可觸及震顫、聞及血管雜音。神經過敏、煩躁失眠、心悸、心律失常、乏力、怕熱、多汗、體重減輕、食欲亢進、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少數患者下肢脛骨前皮膚可見粘液性水腫。眼部表現: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眼肌緊張性增高;眶后組織的自身免疫炎癥。單純性突眼無癥狀,輕度突眼的突眼度不超過18 mm,瞬目減少,炯炯發亮,上瞼攣縮,眼裂增寬。浸潤性突眼癥狀為眼內異物感、脹痛、畏光、流淚、復視、斜視、視力下降[2]。
甲狀腺癌臨床表現:早期癥狀不明顯,頸部甲狀腺有質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多無自覺癥狀。頸部腫塊往往為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可逐漸增大,隨吞咽上下活動,并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易產生壓迫癥狀,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不暢,吞咽困難,或局部壓痛,頸靜脈受壓時,可出現患側靜脈怒張與面部水腫等體征,如肺轉移與骨轉移等,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應仔細檢查甲狀腺。
1.3診斷 原發性甲亢診斷:血清TSH和甲狀腺激素測定,sTSH或uTSH測定是診斷甲亢的首選檢查指標,可作為單一指標進行甲亢篩查。甲亢:降低(P<0.1)但垂體性甲亢不降低或升高,血清TSH和甲狀腺激素測定:T3,T4,反映功能的良好指標,測定方法穩定。在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TBG)穩定的情況下可良好反映甲狀腺功能狀態。甲狀腺彌漫性腫大,T3、T4↑,TSH↓,或伴有突眼、頸前粘液性水腫等。
甲狀腺癌診斷:①X線平片:頸部正,巨大甲狀腺可以顯示軟組織的輪廓和鈣化陰影,呈斑片狀,密度較均勻,而惡性腫瘤的X線平片常呈云霧狀或顆粒狀,邊界不規則。②CT掃描:甲狀腺內的邊界較模糊,有時可以看到鈣化點,鄰近器官常常突出于甲狀腺區以外,密度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③B超:超聲檢查對軟組織分辨力較高,可分辨囊實性腫物,甲狀腺癌結節的包膜不完整或無包膜,蟹足樣改變,砂粒樣鈣化,瘤內有動脈血流頻譜,淋巴結腫大,血流信號分布紊亂,表現為甲狀腺包膜或頸內靜脈回聲中斷。④MRI檢查:更能清楚顯示甲狀腺腫瘤冠,并能清楚定位病變范圍,主要是看甲狀腺癌對于鄰近肌肉組織、淋巴結等部位的侵犯,以及術后復發的評價等。
1.4方法 甲狀腺全切術:①仰臥位墊高肩部,使頭后仰,以充分顯露頸部。②顯露甲狀腺后,分離切斷甲狀腺懸韌帶,處理甲狀腺上極血管,繼而結扎切斷甲狀腺中、下靜脈。處理甲狀腺下動脈,在靠近頸動脈內側,將其結扎、切斷,或采用囊內結扎法處理甲狀腺下動脈。③切斷甲狀腺峽部,于氣管前用彎止血鉗鈍性分離甲狀腺峽部,并將其切斷。④切除甲狀腺側葉,可由上極向下或由下極向上,也可由峽部切斷處起始分離甲狀腺背面。這時應仔細辨認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注意保護,勿使損傷。⑤止血、縫合 徹底止血后,放置引流,逐層縫合,關閉切口[3]。
甲狀腺全切除手術組無術后出血病例,無甲亢復發病例,術后均合并甲減;而甲狀腺雙側葉次全切除手術組術后出血率和甲亢復發率分別為4%和27%,術后出現甲減22(44%)例。兩組術后均無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并發癥,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 5)。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是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并能提供組織病理學檢查,所以目前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手術的危險性相對較大、并發癥多,也成為阻礙其進一步開展的主要原因。甲狀腺全切術一直存在爭議,國外有關甲狀腺全切術的報道比較多,而在國內開展的相對較少。近年來隨著對甲狀腺疾病認識的提高和手術技巧的不斷改進,甲狀腺全切術的應用也逐漸增多。臨床結果顯示,甲狀腺全切術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效果顯著,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均較低,值得在臨床上積極推廣。
[1] 馬日海.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11例臨床分析.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7,12(3):10.
[2] 何春蘭,陳平.甲狀腺全切術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1(12):1179-1182.
[3] 袁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15例報告.中國基層醫藥,2006,13(6):63.
471400 河南省嵩縣人民醫院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甲狀腺組織增生、功能亢進、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簡稱甲亢。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是來源于甲狀腺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絕大部分甲狀腺癌起源于濾泡上皮細胞,預后較好;濾泡狀腺癌腫瘤生長較快,屬中度惡性,易經血運轉移;未分化癌預后很差,平均存活時間3~6個月[1]。甲狀腺癌中以乳頭狀癌在臨床上較為多見。 手術是治療原發性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的有效手段,手術方式主要有甲狀腺全切除術、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因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中甲狀腺殘留量判斷的困難及患者自身免疫等因素使其有一定的復發率,因此,目前臨床上多采用甲狀腺全切術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