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紅
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鐘麗紅
目的探討分析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中的并發癥及護理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糖尿病腎病患者28例在血透治療中的臨床表現,并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在透析中出現低血糖,低血壓患者經過對癥處理及護理后均能繼續完成血透,無出現死亡病例,過程順利。并發癥的發生率下降,獲得了較好的生活質量,提高了生存率。結論對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能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正確診斷,早處理,并做好健康宣教,保證患者血液透析過程順利,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糖尿病腎病; 血液透析;低血壓;低血糖;護理
1.1一般資料 男17例,女11例,年齡30~75歲,平均52歲,發現糖尿病8~10年后并發尿毒癥,在本院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血肌肝500~1000 μmol/L,無尿或少尿19例,尿量正常5例。輕度貧血2例,中度貧血22例,重度貧血4例。
1.2方法 對患者進行評估后按常規預沖管路,建立動、靜血管通路,遵醫囑設定各參數和透析模式。
1.3臨床表現 在血液透析1~3 h后出現煩躁、頭暈、眼花、哈欠、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腹痛、有便意感等,發作時神志清或一過性意識喪失,血壓下降。
1.4處理措施 暫停超濾,減慢血流量,測量血壓和血糖,血壓正常伴有低血糖癥狀者遵醫囑靜推50%葡萄糖20 ml,低血壓患者給予快速輸入生理鹽水或5%碳酸氫鈉溶液125~250 ml,復測血壓回升至正常以上,汗止,主訴自覺癥狀好轉為止。
1.5護理措施
1.5.1糖尿病腎病屬慢性病,病程長,患者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此時應特別要做好心理護理。患者的心理狀態取決于其性格特征、社會支持度以及疾病造成的痛苦程度[3]。說明血液透析的重要性,使其樹立信心,配合治療。
1.5.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每小時測血壓一次,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現神志恍惚,脈搏細速,皮膚濕冷,出汗,面色蒼白。如有異常,緊急情況下應立即停止超濾,減慢血流量,測量血壓,報告醫生準確判斷低血壓或低血糖,并及時處理,必要時測量血糖。一般情況下,低血糖出現在透析開始后的1~2 h,輸入生理鹽水不易緩解,靜推高滲糖可立即緩解;因脫水過量引起的低血壓一般發生于透析結束前1 h左右,通過補充生理鹽水或5‰碳酸氫鈉可迅速緩解,應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準確評估“脫水量”及“干體重”。患者每天的體重增加<1 kg,每次透析4 h超濾小于體重的5%。
1.5.3做好糖尿病知識宣教,包括飲食,用藥指導等,教會患者低血糖,低血壓的臨床表現,隨身準備糖果點心,以備急用.糖尿病患者進入透析治療后,空腹血糖8.25~11 mmoL/L,餐后2 h血糖11.1~16.5 mmoL/L是較為安全的血糖水平[4]。透析開始1~2 h后應進食食物,但勿過飽。
1.5.4用藥指導 在透析前可暫停胰島素治療,避免使用經腎臟排泄的雙胍類和胰島素促分泌劑。根據病情在透析前不服或減量降壓藥。
1.5.5糾正貧血 定期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同時補充鐵劑和葉酸,以血紅蛋白達到110~120 g/L,血細胞比容33%~36%為宜。
1.5.6嘔吐時頭偏一側,以防窒息,嘔吐后幫其漱口,要特別保護好穿刺部位,以防針頭滑脫或穿破血管。出汗后抹干皮膚,以免著涼。
1.5.7加強營養控制水分,合理飲食,控制血糖,充分透析,減少透析反應。
在透析中出現低血糖,低血壓患者經過對癥處理及護理后均能繼續完成血透,無出現死亡病例,過程順利,低血糖和低血壓的發生率有所下降,獲得了較好的生活質量,提高了生存率。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之一,臨床特征為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人均壽命延長,生活飲食習慣,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且由于治療方法的改善,生存時間延長,據最新統計,我國目前約有5000萬人正面臨著糖尿病的威脅。在美國,糖尿病腎病占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首位,約為35%~38%。Ⅰ(IDDM)型糖尿病發生糖尿病腎病比例較高,約為35%~50%,Ⅱ型(NIDDM)發生率約20%左右。但由于糖尿病患者中,Ⅱ型患者發病率遠超過Ⅰ型,故在糖尿病腎衰透析患者中Ⅱ型患者占70%~80%。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只能接受透析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長期血透和不臥床持續腹膜透析。但縣級醫院腹膜透析開展尚未成熟,患者和家屬對這方面的知識缺乏,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腹膜炎等諸多原因。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理包括:①高蛋白飲食加劇糖尿病腎病的惡化。②高血壓的影響:糖尿病患者由于脂質代謝紊亂、動脈粥樣硬化等諸多原因,合并高血壓者為數不少。③高血糖:長期與過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外滲,引起毛細血管基底膜損害,腎小球硬化和腎組織萎縮。關于透析時機的選擇宜稍早于非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液的成分中含糖很低或無糖。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中極易出現心血管并發癥,耐受性較差,反應遲鈍,血透中低血糖、低血壓是最常見的并發癥,出現癥狀時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搶救及護理措施,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能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正確診斷,早處理,保證患者血液透析過程順利,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在透析中的并發癥。
[1] 何成.如何正確使用血糖儀.重慶醫學,2006,(3).
[2] 王質剛. 血液透析凈化學.第二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 岳曉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醫學論壇雜志,2008,29(8):93-94.
[4] Jean G, Charra B, Chazot C, et al. Longterm outcome of permanent hemodialysis: A controlled study.Blood Punify,2001,19(4):401407.
514400 廣東省五華縣人民醫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多,目前我國約有糖尿病患者約4000萬人[1]。由于缺乏對糖尿病的預防和自我護理認識,糖尿病腎病患者逐年增加,血液透析是糖尿病腎病患者維持生命的一種安全可靠的腎臟代替療法[2]。而糖尿病的并發癥多,尤其是心腦血管病變,因此糖尿病腎病在血液透析中耐受性較差,風險較大。廣東省五華縣人民醫院從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糖尿病腎病并尿毒癥患者28例,共血透2160人次,其中低血壓發生率30%(648人次),低血糖發生率10%(216人次)。遵醫囑及時用藥及對癥護理后,無出現死亡病例。現將臨床表現及護理體會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