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英
新生兒窒息與產科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
鄭林英
目的探討產科因素與新生兒窒息的相關性。方法對 78 例在分娩過程中發生窒息的新生兒,查找、分析發生窒息的產科因素。結果羊水過少、臍帶因素是發生新生兒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別占 28.2%、39.74%。而早產、產前出血及妊娠合并癥是發生新生兒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結論產前定期檢查,產時對篩選出的高危孕產婦作胎兒重點監護,及時防治胎兒窘迫,適時結束分娩,是預防新生兒窒息的關鍵。
產科因素; 新生兒窒息; 預防; 監護
1.1一般資料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分娩孕28~43周無畸形新生兒1256例,發生新生兒窒息78例,占6.21%,其中輕度窒息66例,占82%;重度窒息12例,占15%。
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按照Apgar評分方案。出生1 min、5 min、10 min分別評分,0~3分為重度窒息,也稱蒼白窒息;4~7分為輕度窒息,也稱青紫窒息;8分以上為正常。
1.2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因素 臍帶因素、羊水因素、早產為窒息的主要原因,而重度窒息中,妊娠合并癥和產前出血為首要因素,滯產、缺氧、產鉗術可導致胎兒顱內出血,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接近胎兒娩出時使用麻醉劑、鎮靜劑都可引起新生兒窒息。而有妊娠合并癥或早產的發生重度窒息的比例較高。
1.3新生兒窒息與胎兒窘迫的關系 78例新生兒窒息中,產前有胎兒窘迫60例,占76.92%。
2.1新生兒窒息的因素 常見的窒息原因主要有母體因素、胎盤因素及產時因素。
①母體因素:孕母患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肝腎疾病、重度貧血和急性傳染病等;妊娠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及胎盤早剝和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由于全身血管痙攣從而引起胎盤供血不足,導致胎兒缺血、缺氧,可發生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死胎、死產或新生兒死亡。胎膜早破使早產率及宮內感染率升高。羊水過少時,胎頭受壓時間過長導致宮內缺氧。過期妊娠時胎盤老化,胎兒營養物質供養受限,也可使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增加。孕母的吸毒、吸煙或被動吸煙等都能引起新生兒窒息。
②胎兒因素:臍帶的纏繞、扭轉、打結、過短等異常均可造成胎兒血循環障礙,引起胎兒缺血缺氧,發生胎兒窘迫[2]。本組資料顯示,臍帶因素占39.74%,居首位。羊水污染反映了胎兒可能處于缺氧狀態,羊水過少使羊水更為粘稠,污染程度更重,在分娩時易致胎糞吸入綜合征和新生兒吸入性肺炎。胎心率改變是急性胎兒窘迫最明顯的臨床征象,若胎心監護出現頻繁晚期減速,提示胎兒缺氧儲備功能不佳均應盡快終止妊娠。本組資料顯示,新生兒窒息中產前胎兒窘迫占76.92%。可見胎兒窘迫為新生兒窒息的早期信號。早產兒由于呼吸中樞和肺發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呼吸運動弱,使氣體交換功能差,故早產兒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因此,盡量避免早產,對先兆早產或因某種因素需終止妊娠時,分娩前應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③產時因素:新生兒窒息的產時因素主要是剖宮產、滯產及第二產程延長。擇期剖宮產兒未經產道擠壓,出生后肺泡內液體不易排出,容易發生肺透明膜病而致呼吸窘迫。產程延長導致產婦體力衰竭,手術干預增加,新生兒窒息也增加;產程中的麻醉、鎮痛劑和催產素使用不當。手術產如產鉗、胎頭吸引不順利等也可造成新生兒窒息[3]。
2.2措施 在整個搶救過程中注意保暖極為重要,室內溫度控制在24~26℃,相對濕度在55%~65%。重度窒息兒12~48 h后開奶,過早喂養可加重胃腸道的負擔,誘發消化道潰瘍及出血;吞咽反射差的嬰兒可引起嗆咳誤吸等,所以喂養時應少量多次。宮內窘迫所致窒息者,應在胎兒娩出前做好搶救工作。注意觀察嬰兒的面色、哭聲、心率、大小便、嘔吐物、肌張力等。
總之,造成新生兒窒息的原因很多,多種因素相互存在相互影響,所以做好孕期保健及產前檢查對高危妊娠及早篩查,防止早產兒、過期兒。加強產時的監護嚴密觀察產程的進展及早發現胎兒缺氧,把握分娩時機,適時的選擇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的關鍵。
[1] 樂杰. 婦產科學. 第4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213-217.
[2] 王小莉,張坦,吳鐘瑜. 超聲評價宮頸形態變化對早產的預測.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9,36(4): 324-326.
[3] 吳魯萍,武超,萬小平. 靜脈多普勒流速曲線與胎兒循環的研究.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9,36(4): 327-330.
614300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窒息是產科臨床中最常見的新生兒問題,是圍產兒死亡及影響嬰幼兒正常發育與健康的重要因素[1]。本文通過對78 例窒息新生兒的產科原因進行分析,以期尋找預防干預措施,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及圍產兒病死率,提高產科質量,現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