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勤
說起首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珠光寶氣,實際上,與珠光寶氣相比,在追求自然,崇尚和諧的今天,古香古色的首飾同樣深得人們的青睞,特別是手串一類,很多都是檀香或者是沉香一類的材質做成的。自古以來,沉香就被視作一種名貴的香料和中藥材,沉香樹一般要經過十年或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形成“香結”,形成“香結”之后還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真正“成熟”。有的沉香樹壽命長達幾百歲乃至上千歲,這樣留存下來的沉香往往也會有幾百歲以上的“壽命”,這也是最好的沉香,因此古人稱贊沉香“集千百年天地靈氣”,自然不是妄言。沉香如此難得,價格自然不菲,在宋代,就已經有“一兩沉香一兩金”的說法。
價格如此之高,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選擇這種材質的首飾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首飾能避邪,一說避邪,大家總能理解成迷信,理解為牛鬼蛇神,這是不對的,古人把有毒的東西、有害的東西都叫做“邪氣”,因為那時候科學不發達,說不上什么細菌、病毒,說成“辟邪”,避免遭受這些病邪的侵害,跟牛鬼蛇神不是一個概念,所以很多中藥方,都講究一個扶正去邪,就是扶助正氣,也就是一個人抵御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大家可能會注意到,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一般來說,那些出家篤信佛道的和尚或者道士,他們活的歲數都很大,在我們的想象中,那些大德高僧肯定是須眉俱白,年壽極高的。應該說,他們能夠如此長壽,除了篤信宗教,清心寡欲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無論佛道他們平時都會用沉香,這既是宗教上的規定,其實還可以說明沉香能驅除外來邪氣,提升正氣。比如說佛教徒在參禪靜坐或誦經法會時,都會燃燒沉香片或者沉香末來凈化空氣,而一些高僧還會用沉香制成的佛珠佩掛在身上或者手腕上,可以隨時撥動佛珠,誦念佛經;道教徒在所謂的降魔驅邪的儀式中也要燃燒沉香,我們去道觀游玩,會經常見煙氣氤氳繚繞,其實那就是用銅制容器裝盛沉香,終日點燃而形成的,象征著天地間和合盈盛之氣,沉香也是道教徒在修持中悟入圣道必備的珍品。因此說,沉香對人的防病養生的效果是不容小覷的。
那么沉香等材質的首飾為什么能夠避邪呢?這主要與其特殊的香味有關。沉香是芳香的,中醫講芳香的藥物具有開竅的作用,就是說當你迷糊的時候,讓你聞一個東西,馬上你就精神了,這個就是“開竅”,開什么竅?中醫說人有七竅:鼻子、眼睛、耳朵、嘴巴,一共七個窟窿,就叫七竅,應該說所有香氣的東西,都有這種作用。我的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到一個地方去義診,到了那個地方才發現,完全是一副臟、亂、差的景象,各種污濁的氣息也是撲鼻而來,如果長期這樣待下去,豈能不生病?這時她就想了個辦法,因為她去的時候帶了一個沉香,于是她就點上沉香,不一會周圍都是這種氣息,自己也安寧下來了,因此說,沉香不僅能驅除邪氣還能安寧心神。沉香的這種氣味是“鉆”進鼻子的,讓人有一種強烈的嗅覺感受,可能會打噴嚏、流眼淚、流鼻涕,這其實就起到開竅的作用了,也就把邪氣逼到你的體外了。因此說,人們佩戴沉香的手珠、念珠或者香囊等飾品,對人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什么樣的人適合戴沉香一類的首飾呢?首先就得了解沉香的性味和功效,沉香味辛苦,性溫,有降氣溫中、暖腎納氣的功效。沉香帶有辛辣味,有一種鉆入舌頭的麻痹感,并且稍有苦味。它還是一種溫性藥物,對冷胃、風寒濕痹等病癥都有治療作用。《本草綱目》中說:“沉香主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上熱下寒的人最適合帶沉香首飾,上熱下寒的人最大的特點實際上就是虛,小便氣淋是虛的,男子精冷是虛,大便虛閉也是虛,沉香是向下降的,能把上面的熱帶到下面去,因此身體比較強壯的人,很少用沉香,而身體比較虛弱需要滋補,但是又怕虛不受補的人,加一些沉香就非常穩妥了。還有就是像便秘、腎虛所致的小便不利,精子缺乏癥一類疾病的患者經常佩戴沉香首飾就不錯。此外,古代醫籍《本草經疏》中說:“凡邪惡氣之中人,必從口鼻而入,口鼻為陽明之竅,陽明虛則惡氣易入,得芬芳清陽之氣,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這可以說是對沉香驅邪作用的最好解釋,因此,對于容易為外邪所傷的久病體虛之人,或有痰濕的身體肥胖的老年人,都適合佩戴沉香飾品。在新版電視劇《紅樓夢》中,元妃省親時送給賈母的禮物中,就有一支沉香拐,沉香本來就價值不菲,做成一支拐杖更是價值連城,老人隨身使用,比起那些念珠、手串等小件飾品,其養生效果不知多出多少倍,由此也能看出元妃對祖母的一片孝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