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長春市婦產醫院,吉林長春 130042
臨床醫學中, 孕婦早產和妊娠高血壓疾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都屬于妊娠期間所比較常見的并發癥,該院自2010年9月—2011年8月共收治的266 例孕16~24 周單胎孕婦, 我們將其羊水中的生化物質進行了具體檢測,探討和分析了各類生化治療與不良妊娠結局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探尋能夠預測影響不良妊娠的各類敏感指標,收到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該研究組選取醫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孕婦266 例,年齡在20~45 歲之間, 平均的年齡為31.6 歲; 懷孕周期為16~24 周,都是單胎孕婦。 所有孕婦都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既往病史,在其懷孕期間也不存在炎癥性疾病,也不存在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
通過常規標準對孕婦進行羊膜腔穿刺,采集羊水3 mL,其中的1.5 mL 立即送檢測量葡萄糖的具體含量,另外的1.5 mL 放到零下20 ℃的冰箱內進行冷凍保存。 使用血糖儀來對送檢的羊水進行葡萄糖測定,結合配套的原裝試劑盒,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瘦素和α1-抗胰蛋白酶以及甲胎蛋白的測定使用瘦素放免試劑盒和α1-抗胰蛋白酶酶聯免疫試劑盒,甲胎蛋白亦放免試劑盒測定。 對于C-反應蛋白(CRP)的測定則使用CRP 酶聯免疫試劑盒。 上述數據測定均參照試劑盒上的說明書進行嚴格的操作。
參照第6 版《婦產科學》對早產和胎膜早破以及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進行診斷。 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方法是進行75 g 葡萄糖的OGTT 試驗, 如果OGTT 中的4 項指標當中有1 項指標高于臨界值, 并且OGTT 的第2 h 的靜脈血漿血糖數值能夠達到6.7~9.1 mmol/L,就確認為妊娠期糖尿病。
采用SPSS11.0 的統計軟件,對兩組數據的比較使用t 檢驗,對于多組數據則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均數進行兩兩比較,對于臨界值的計算使用ROC 曲線。
該組266 例孕婦在穿刺術以后均沒有發生妊娠晚期流產。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 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8 例。 在214 例正常孕產婦當中,懷孕34 周以前早產患者2 例,懷孕37 周以前出現早產的患者為8 例,該早產率分別是0.9%與3.7%。 早產組10 例, 足月分娩組204 例, 在孕中期的羊水中葡萄糖(GLU)、CRP、瘦素(Leptin)等含量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根據結果表明,在孕中期孕婦的羊水中GLU 含量和新生兒出生的體重呈直線正相關(r=0.182, P=0.035), 通過ROC 曲線顯示,以羊水GLU 值2.7 >mmol/L 做為臨界值,可以預測出巨大兒的發生敏感性達53.8%,特異性達67.8%。 經檢查結果表示,早產組孕中期的羊水甲胎蛋白含量明顯高于足月分娩組。 但是早產組的羊水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含量要明顯比足月分娩組高,說明二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6)。通過ROC 曲線分析顯示, 以α1-AT 值>1 245 μg/mL 作為臨界值, 能夠預測孕婦早產所發生的敏感性指標達80%,特異性為達72%。
臨床檢驗醫學表明,正常的羊水當中葡萄糖的含量是2.02~2.76 mmol/L, 如果<0.9 mmol/L 就會提示孕婦羊膜腔出現感染。在非細菌性的感染或者亞臨床感染時, 其羊水中的葡萄糖含量和早產現象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系, 其與新生兒的出生時體重呈現直線正相關關系, 這說明羊水中的葡萄糖主要是來源于腹內的胎兒,并且可以間接地反映出胎兒的代謝水平與成長狀況。 在妊娠期第34 周以后的胎兒瘦素的合成和分泌,都要依賴于胎兒自身,這種瘦素循環要獨立于母體,若糖代謝出現了異常或者是出現胎兒脂肪沉積,都會發生于妊娠的第24 周以后,因此在妊娠第24 周以前, 如果羊水中的瘦素含量和糖代謝出現異常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沒有相關關系。
在該研究中,由于取材的孕周比較小,所以無法證實懷孕第24 周以前的羊水瘦素和妊娠高血壓癥的發病是否存在關聯。 通過臨床醫學實踐表明,胎兒的肝細胞能夠進行CRP 的合成,并參與到妊娠早期在羊膜腔內的各類炎癥反應, 并經過發育尚不完全的腎臟排到體外,所以CRP 能夠作為單獨的、可以預測胎兒早產與否的有效指標。 通過該組研究發現,早產組在妊娠中期羊水的CRP 含量和足月分娩組極其接近,并且往往是水平稍低,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是此10 例早產并不是因為感染因素而導致。 我們知道,GDM 也屬于炎癥性的疾病, 由于CRP 等一些炎癥因子往往會對血糖的濃度造成影響,并且會刺激血管內皮細胞,使其快速釋放出白介素6 和內皮素, 從而導致各種炎性反應和血管內皮的損傷。 在母體內的炎性反應會在妊娠早期建立,所以存在著較高CRP 水平的孕產婦, 病情發展成為GDM 與先兆子癇有很大的可能性, 并且該兩種疾病的發病原因都是機體微血管的病變。 該研究當中,IGT 組和GDM 組以及重度子癇前期組的CRP 值都要比正常組要高, 而這3 組中的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以,對于妊娠中期羊水的CRP 和妊娠期的糖代謝明顯異常,以及其與子癇前期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有待于臨床進一步的研究。
該組研究中, 早產組的羊水甲胎蛋白含量要明顯高于足月分娩組,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在胎兒的神經管沒有出現發育狀況異常的狀況下,為什么AFP 指標會出現增高?原因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α1-AT 屬于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它通過肝細胞來進行合成,他主要的生理功能是進行肺臟彈性蛋白酶的活性抑制,保護人體肺部避免彈性蛋白酶的酶解損害。 在該次研究當中,早產組的妊娠中期羊水中的α1-AT 指標 要明顯比足月分娩組高,并且這和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之間呈現線性的負相關關系,這一點很可能和炎癥反應以及機體血液流變所造成的胎盤循環出現改變有很大關系。
[1] 傅愛華.探討甲胎蛋白的檢測在孕婦期間自身血與胎兒羊水之間的關系[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1):120.
[2] 韋美德,蘇國生,趙桓.羊水檢驗在產前診斷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7):172-174.
[3] 王麗紅,張長弓.胎膜早破合并早產的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5):92.
[4] 付澤霞.胎膜早破性早產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2):42-43.
[5] 張雪梅.糖篩查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09(20):55-56.
[6] 龔瑩瑩,周文湘.早產合并胎膜早破96 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2006(2):97.
[7] 魏巍,黃醒華.孕中期羊水及母血中的生化物質與早產的關系[J].北京醫學,2008(5):110-111.
[8] 夏革清,王澤華.羊水的生化檢查[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4):124.
[9] 胡海琴,仲曉慧,李曉瓊.妊娠期糖耐量受損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