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青
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人民醫院手術室,云南保山 678100
手術室一直是對患者進行及時治療的關鍵性場所[1-2]一般情況下需要進入到手術室治療的患者都為病情相對嚴重的人員,所以在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突發性意外,直接為醫院搶救工作帶來了繁重的任務量,而且在手術室工作的護理人員相對于醫院其他科室的護理人員所處的工作節奏較快,而且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會直接導致無法想象的問題,嚴重情況下會直接危及患者的性命,所以需要較強的工作責任心、高度集中的精神以及極強的耐力等等, 對護理工作人員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負擔[3]手術室一直都是醫療糾紛中最為常見的部門,在面對醫療護理糾紛日益上升的困難局面,作為中國醫療機構必須強化自身管理責任意識,而風向管理恰恰滿足了護理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風險管理主要是在手術治療展開的過程中對整個醫療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 為探討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選取該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600 例患者進行入院檢查工作, 對于存在的醫療風險提前預制方案,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所以對于當今醫療單位具有極大地積極影響[4]。
對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00 例患者進行入院檢查工作,在檢查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的精神病癥或是其他非正常疾病的特殊情況,對他們進行隨機分配為治療組以及對照組,每組人數為300 例,手術患者中年齡最大的為82 歲,年齡最小的為15歲,對照組中包含160 名男性、140 名女性,年齡在15~82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58±4.36)歲,其中需要進行急診手術治療的患者為120 例,另外180 例可以進行擇期手術治療;治療組中包含165例男性,135 例女性,年齡在16~8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均(45.67±4.02)歲,其中需要急診手術治療的患者為140 例,另外160 例患者可以擇期手術治療。
1.2.1 護理方法 在對對照組進行護理管理工作中實行常規的手術護理干預方法,而對實驗組則需要采取風險管理方法[5]手術室風險管理小組,在成員中選擇一名工作經驗豐富、危機意識以及專業能力都相對較多強的護士長來擔任小組組長,小組成員主要負責的工作內容包括在例會中的自由討論、風險事件評估以及對手術患者的全面護理工作等等,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做好手術前期風險管理的防范工作。 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過程中要將其住院號、科室、年齡、性別以及手術的具體部位名稱等有一個完善的系統了解,并及時進行核對確認工作,對患者現階段身體、 心里整體狀態進行全面性評估, 對于患者的過敏史進行記錄, 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要了解其情況要與家屬溝通確定。 其次,要做好手術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工作。 作為風險合理的工作人員,在患者進行手術時要根據每位患者發病情況以及手術治療的不同,來對手術過程中所用的相關醫療器械進行規格、質量以及消毒情況的檢查表工作,在開始進行手術之前,作為護理人員要重復進行患者詳細情況的核對工作, 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按照口頭醫囑執行,所以為了保證護理工作的準確性,護士要不斷重復醫生的醫囑, 核對沒有出入后才可以進行給藥工作, 在給藥結束后也要進行重復,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要將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向手術醫生匯報,以保證護理工作處理的及時性,同時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應, 以及過敏史的核對處理工作。 最后,強化手術后期的風險管理工作。 患者在手術結束后,作為護理人員要將術后相關標本全部放到標本袋中,為了避免出現病人之間信息混亂狀態,要做好標簽處理工作,同時作為風險管理小組的組長要強化整個術后護理的工作流程,規范各類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的標準,這樣才能保證其規范化,同時將相關風險護理標準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必要的宣教, 這樣在執行風險護理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全面配合,以保證工程的展開。
1.2.2 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 首先,完善手術室各項管理制度, 針對手術治療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制定出全面的應急預案,例如麻醉意外、呼吸不暢等問題,為了避免客觀因素對于護理工作所帶來的風險,要制定綠色通道,將手術過程中出現的火災、停電等情況進行全面掌握,對特殊事件規范程序,這樣出現意外的過程中才能保證信息的上傳下達, 保證風險護理的有效展開。 其次,做好護理人員的教育工作。 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通過及時性的小組會議,來進行全面宣傳,以強化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組織護理工作人員展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全面性學習,這樣護理工作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才能有效的控制風險的防范問題,真正對風險管理有一個完善全面性的認識, 有效的控制風險事故的發生。 再次,做好護理記錄情況。 對于護理工作來說,護理記錄是保證日后工作處理的關鍵性因素, 同時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情況,護理記錄將成為最直接的依據,所以要求護理人員在處理護理記錄的過程中要將手術的全面性過程進行詳細記錄, 例如物品的清點擺放、殺菌處理以及各種設備的選用。 最后,強化護理監督工作。 護理監督貫穿于整個手術開展的全過程,要求護理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對整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 有效的控制風險因素的發生率,針對患者以及家屬所提出的意見不斷對護理工作進行調整,來強化護理的質量。
在手術治療完成后對兩組患者進行滿意度的分析比較,治療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在手術質量的過程中治療組只出現了1 名風險發生患者,護理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明顯得到了增強,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風險發生率情況比較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工作一直貫穿于整個護理工程的全過程,所以任何一個護理過程的風險都會直接影響手術護理效果,無論是對患者、患者家屬還是醫療單位都會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失,但是很多護理工作人員仍舊存在薄弱環節,這也是近年來醫療糾紛一直呈上升趨勢發展的主要原因。隨著風險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不斷實踐, 最為明顯的效果就是護理工作人員的危機意識以及安全防范意識等都全面增強,最大限度的控制了風險問題的產生,同時通過不斷的宣傳教育,護理人員將風險防范意識有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已經形成一種自覺行為,通過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護理人員的一切護理工作都有規律、有依據、有標準可循,將護理工作不斷細節化,用更好的工作狀態來面對患者以及家屬,極大地提高了患者對于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 風險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展開直接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觀念,是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來看待患者,及時有效的溝通能夠緩解患者長期存在的緊張情緒,相對于傳統的護理管理工作,有著極大的發展意義,有效地改善了長期存在的醫患緊張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1] 李桂芳,江小芳,龐華容,等.手術室護理面臨的潛在風險及應對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19):189-190.
[2] 易紅.風險管理法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237-238.
[3] 蔣亞茹,王小平,巨會萍,等.風險管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實施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5):128-129.
[4] 廖冰野,丁麗英,謝衛珊,等.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7,6(2):176-177.
[5] 雷陳麗,李桂敏,謝田珍.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25(1):128-130.
[6] 雷陳麗,梁顯華,秦明華.再生醫療手術器械兩種包內監測方法比較及零風險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5):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