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大勇 李佳 謝桂珍 周秀芳 王宏波 王靜偉
1.1 一般資料 本組40例,年齡45~67歲,無飲酒史,發病原因分析,高脂肪高熱量飲食、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為主要發病因素[1]。臨床表現為起病隱匿,發病緩慢,常無癥狀。少數患者有輕微乏力、右上腹輕度不適、肝區隱痛或上腹脹痛等非特異性癥狀。嚴重脂肪性肝炎可出現黃疸、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
1.2 臨床診斷 明確NAFLD的診斷需符合以下三項條件。①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乙醇量 <140 g/周,(女性 <70 g/周)。②除外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全胃腸外營養、肝豆狀核變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肝活檢組織學改變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學診斷標準”[2]。
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手段和藥物,主要包括:①病因治療。調整飲食(改變不合理飲食結構及糾正營養失衡等),禁酒戒煙、運動療法和藥物治療。使單純性脂肪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炎可以逆轉乃至完全恢復。要限制熱卡及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逐漸減輕體重。推薦中等程度的熱量限制,建議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減少糖類飽和脂肪。但體重不要下降過快,以免加重肝損害,每周減輕1kg左右為宜。有報道體重減少10%可使ALT顯著下降,肝內脂肪相應減少。中等量有氧運動,每周4次以上。累計鍛煉時間至少150 min。②藥物治療。保肝藥物水飛薊賓膠囊,3次/d,每次2~4粒。多烯磷脂酰膽堿3次/d,2粒/次。每日服用最大劑量不能超過6粒。兩種藥物療程均為12周。降脂藥可選用他汀類、貝特類等,許多降脂藥在降低血脂的同時,也會使血脂集中于肝臟代謝,致肝細胞進一步損害。因此一般認為NAFLD如果不伴有高脂血癥,原則上不采用降脂藥。對于糖尿病者積極控制血糖。③積極處理肝硬化的并發癥。
治愈30例(75%),好轉8例(20%),無效2例(5%)。總有效率95%。
目前NAFLD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肝病之一。是一種與胰島素和遺傳易感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臟損傷,其病理學改變與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無過量飲酒史[3]。其可進展至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是我國越來越重要的慢性肝病問題。發病率約為17%~33%。單純性脂肪性肝病如及早發現,經積極治療可以完全恢復。水飛薊賓膠囊成分是從菊科水飛薊屬果實中提出分離而得到的一種黃酮類化合物,保護肝細胞的酶系統,是一種氧化劑,能減弱脂質過氧化反應,達到減輕脂肪變性,減輕炎癥和抗纖維化的作用。其藥理作用為能穩定肝細胞膜,保護肝細胞的酶系統,清除肝細胞內的活性氧自由基,從而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多聚乙酰卵磷脂是多烯磷脂酰膽堿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進入肝細胞,并以完整的分子與肝細胞膜相結合,提高膜的流動性。還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攝取、轉運膽固醇的能力[4]。是目前臨床NAFLD治療的一線藥物。在程勇[5]等人的研究中證實:口服水飛薊賓膠囊聯合低熱量飲食治療12周肝酶及L-8即有顯著改善(P<0.01)對NAFLD有較好的效果。多年來筆者也發現水飛薊賓膠囊和多稀磷脂酰膽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安全的,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陳曉梅.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險因素分析.中國校醫,2009,2,23(1):48-50.
[2]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柳州醫學,2011,24(2):118-121.
[3] 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臨床肝膽病雜志,2010,04:20.
[4] 施均平,范建高.保肝抗炎藥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中的作用.世界臨床藥物,2010,31(9):526-537.
[5] 程勇,蘇劍,田艷,等.水飛薊賓膠囊結合低熱量飲食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療效觀察.河北醫藥,2009,10,31(21):2751-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