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涯 張永平 劉飛 黃紹星 李鋒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簡稱STEMI,其是一種危急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后關鍵是進行急救治療,挽救瀕死心肌,縮小梗死面積,若是突然發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肺水腫、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等癥狀,短時間內便可死亡,所有STEMI治療的關鍵是持續并完全的實現心外膜下心肌和血管水平的血流再灌注,恢復心肌功能[1]。實施溶栓時間的早晚和搶救的成功率有密切關系,院前溶栓可以為患者增加搶救時間,且療效顯著。對本次試驗選取的48例STEMI進行院前溶栓治療,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詳細情況如下文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范圍32~68歲之間,平均(49.5±3.5)歲,梗死部位分布在前壁、前間壁、下壁、廣泛前壁、廣泛前壁并下壁、下壁并后壁分別是6例,9例,12例,12例,6例,3例。胸痛到溶栓時間為40~180 min,平均時間為(107.5±6.5)min。
1.2 方法 所需藥物:硝酸甘油,哈藥集團人民同泰制藥廠,國藥準字H23021574;阿司匹林,黑龍江省密山市連珠山鎮,國藥準字H23023167[2]。人員在接到急救電話時,應在8 min或者以更快的速度達到心腸,感到發病患者腎病,在10 min之內對病歷進行資料采集完畢,同時描記18導聯體表ECG,采血準備檢查患者凝血酶原時間見、血小板、血常規、心肌酶,馬上和當地的急急救救中心聯系,且認真仔細的做過救治過程;迅速給予患者吸氧,含服硝酸甘油進行鎮痛、口服阿司匹林,開通患者的靜脈渠道,進行5000U肝素靜脈注射;重組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先靜脈注射8 mg,90 min內靜脈滴入42 mg[3],要對醫院內的接診醫生交代其病情和救治過程。
1.3 療效判定 冠脈再通指標:①溶栓后2 h胸痛消失或者疼痛程度明顯下降。②溶栓2 h內心電圖太高最顯著導聯ST段迅速下降程度>50%。③心肌酶CPK-MB峰值提前發病,14 h內出現。④溶栓2 h內出現突發性心律失常,特別是加速性自主心率;符合以上兩點即可判定溶栓再通,①和④組合判定無效[4]。
1.4 觀察指標 溶栓后24 h并發癥,再灌注心律失常,冠脈再通率及病死率。
并發癥:有6例患者出現輕微牙齦出血。
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前沒有心律失常,在溶栓血管再通2 h出現心律失常的稱之為再灌注心律失常。本次試驗中有24例患者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有12例患者為室性早博,6例房性早搏,3例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3例短陣室性心動過速。
冠脈再通率:符合以上溶栓再通的有36例,無再通的有12例,再通率為75%。
病死率:3例患者因梗死面積較大,無再通呆滯心源性休克合并肺水腫,病死率為6%。
傳統急診過程是120急救-急診科-心內科或者急診科-心內科就診程序,因為其中間環節很多,患者在院內停留時間較長;相關文獻指出,發病患者從發病到溶栓時間長達3 h[5]。相關資料提示溶栓治療每延誤30 min可以減少其平均數壽命1年,每延誤1 h將增加死亡率20%[6]。本組病例部分患者中于現場即作心電圖檢查,當確診時,在其轉運途中向其家屬解釋并征得家屬的同意,當患者到達急診室后簽寫溶栓同意書,同時即可開始溶栓治療。另一部分為患者自行前來醫院檢查心電圖,并做到盡快做出診斷給予治療,以上情況,均可減少院內時間的耽誤。
綜上所述,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選擇院前溶栓進行治療后,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在院內的時間耽誤,有效的提高溶栓的成功率。只要掌握好溶栓適應證及禁忌證,其出血發生率并不高且多較輕微。院前溶栓治療不僅簡單易行,而且安全可靠,對經常需要轉運遠途患者的基層醫院急診是很適用的。
[1] 曹志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與院內溶栓對比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2,7(14):146-147.
[2] 劉彥茹,焦志勤,楊東輝,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對比分析.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6,4(12):956-958.
[3] 吳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與院內溶栓的對比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08,6(5):50-51.
[4] 許鵬飛,梁飛.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在基層醫療單位的應用.中外醫學研究,2011,9(25):116.
[5] 鐘林,羊超,李雪梅,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120院前溶栓成功1例報道.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139-140.
[6] 危小軍,謝東陽,孫肇琴,等.易化PCI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應用研究.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4):54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