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英 郭延玉
1.1 加強責任心和慎獨精神的教育和培養 責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基本素質。對每一個進入手術室工作的同志都要進行入科教育。從日常工作的點滴做起,養成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堅持不懈,使之習慣成自然。科室人人自律,形成人人都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慎獨精神的良好工作氛圍[1]。
1.2 加強對護士的專業培訓 分層次分階段對護士進行基礎理論技能和專科理論和技能培訓。每年初針對不同層次的護士制訂培訓計劃,并在一年中按計劃分階段落實學習內容。反復強化訓練,定期考核驗收。使科室人員牢記職責和工作程序。人人熟練掌握專科知識和操作技能,人人能正確操作儀器設備。逐步培養一支能夠熟練配合麻醉和手術的優秀護理團隊。鼓勵護士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和外出學習進修,提高人員的業務素質。
1.3 對進入手術室的實習和進修人員的管理 精選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自我要求嚴格的護士帶教。老師從言行舉止上潛馭默化影響學生。嚴格遵守手術室的規章制度,培養無菌觀念。加強對外科實習和進修醫生的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程序,巡回護士嚴格要求,放手不放眼。
1.4 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資源手術室工作被動,服務于醫院整個外科系統,工作任務繁重且沒有規律。要配置充足的人力資源。合理安排班次,新老護士搭配,強弱搭配,據性格特點急慢搭配。但是,目前全國多家醫院手術室在護理人員配備上嚴重不足,據報道[2]2010年四川達州地區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手術臺比例1.48∶1,遠低于2.5~3∶1的標準配置.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使護理人員無暇顧及業務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過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出現事故差錯。加上外出進修學習,婚假、產假、事假、休假等,使護理人員更加不足。基層醫院手術室護士還承擔著手術器械的清洗保養和消毒滅菌工作。手術室人力資源短缺是手術室差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3]。我科目前護理人員與手術臺比例2.3∶1,也低于標準。
2.1 不斷學習完善制度,使制度人人熟知,每一項工作有章可循。手術室核心的制度有接送患者制度,查對制度,物品清點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安全防護制度,衛生清潔制度等。經常利用早交班和業務學習時間反復學習和討論,用制度規范護士的護理行為,用制度指導工作,嚴格遵守手術室的護理技術操作流程。使制度深入人心,使流程人人熟知。
2.2 跟班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制定防范措施。護士長和組長不定期跟班檢查,關注每一個細節和環節,及時發現不安全的因素,及時召開護理安全形勢分析會,組織全科護士討論,人人發言,人人查找可能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認真分析和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時制定防范措施。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3 成立質控小組,發揮監督作用科室成立質控小組,發揮質控小組成員的作用,每月召開護理質量分析會,小組成員匯報平日工作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形成護理部-護士長-質控小組三級監控機制。從不同的環節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不放過每一個環節。使安全管理不留死角。建立質控小組是實行護理質量全面管理的組織措施[4]。
3.1 重要性 手術室儀器設備多,管理不善,輕則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重則造成手術患者的人身損害和生命安全。
3.2 所有儀器設備建立使用檔案。手術室儀器設備多,所有的儀器設備建立使用檔案。每次使用后詳細登記,發現問題及時登記。每臺設備醒目位置懸掛簡要操作流程,要求科室人人知道其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妥善保管。新進的儀器設備請廠方技術人員詳細講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3.3 所有儀器和設備專人管理,定位放置。科室的儀器設備專人管理,責任明確。科室人人參與管理,延長儀器使用壽命。
3.4 定期對儀器設備檢查和維修。每周六定期對所有的儀器設備檢查維修和定期充電。建立檢查維修登記本。使儀器設備時時處于完好狀態。
[1] 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74.
[2] 蒲琴.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當代護士,2012,(12):177-178.
[3] 呂剛,姚紅玲,王龍.手術室患者安全現狀剖析與應對策略.醫學與哲學,2012,33(451):76-78.
[4] 馬菊芳,何劍.質量控制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的應用.中國醫學裝備,2012,9(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