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寅 盛小衛
根管治療即RCT是近年來治療牙髓病的最佳治療方法,對壞死或感染的牙髓進行管內清除,再將根管填充封閉,防止發生并發癥,促進牙髓病的愈合,治療效果顯著且穩。通過對靖江市靖江市人民醫院45位典型的牙髓病患者進行根管治療并進行為期兩年的隨訪,將這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根管填充的治療方法的療效做了一次評價,現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0年3月份收治了45位牙髓病患者,其中男30人,女15人,患者年齡在37歲到65歲之間,平均45歲,一共有67顆患牙,其中前牙有12顆,前磨牙有24顆,磨牙有31顆,這67顆牙中,有25顆牙是進行第二次治療的患牙。
1.2 方法 根管填充即RCT治療方法所采用的根管是來自日本公司的G型鉆,對根管的冠部做預處理,然后用不銹鋼根管銼常規法,把根管工作的長度消減4 mm,作為進入牙髓的長度,充填的設施來自天津的達雅公司,用牙膠尖和氧化鋅的丁香油糊劑一起通過側向加壓對根管進行充填。患者入院時要對患者的患牙進行精密的監測,在根管填充后進行X線片拍攝,根據牙片的情況評判充填的質量,在患者出院后由專職人員進行隨訪,為期兩年。
1.3 評價標準 根充材料和根尖的距離為2 mm的被稱為恰填,距離大于2 mm的被稱為欠填,根充材料比根尖要高的被稱為超填,接受充填治療后患者會有一段時間感到不適,患牙沒有咀嚼的能力,觸碰會感到疼痛,但是如果發現牙折裂或者在X線片中發現牙周膜的間隙變寬沒有新的骨質形成,治療即被評判為失敗,如果患者出院后兩年內沒有發生上述的癥狀或者體征,那么就表示治療成功[1]。這一評判標準是第十四屆國際醫學大會上制定的標準,具有國際通用性。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相對數描述,χ2檢驗分析相關數據之間的差異性。
在45位患者中,有35位患者的牙齒恰好充填,有5位患者的牙齒欠填,還有5位患者的牙齒超填。前牙的根管恰填率和超填率很明顯要比磨牙根管高,前牙的根管欠填率要明顯比磨牙低。隨訪的兩年里,第一年隨訪了43位患者,64顆患牙,根管充填失敗的有9顆牙,成功的55顆牙成功的比率很高,有2位患者失去訪問線索。在隨訪的第二年里,有5位患者失去了隨訪線索,填充成功的有50顆牙,有8顆牙填充不成功,其中3顆欠填,5顆超填。
牙髓病是一種口腔內科在臨床上非常常見一種疾病,這種病的發病原因最主要就是齲病。近年來,隨著醫學工作者們在材料學和方法學上對牙髓病的不斷探索,牙髓病在治療結果上出現了明顯的改進[2]。但是不管這些技術再怎么改進,治療牙髓病的最有效手段依然是根管填充,完善良好的根管充填治療,可以取得完全治愈牙髓病的效果,而且成功的幾率很高,達到80%以上。現如今的大部分的醫學工作者將根管充填的嚴密程度作為評價根管填充治療效果的標準,但是就目前來說,磨牙根管治療由于情況復雜,單純依靠填充密度很難判斷治療情況。這次本院對著45位患者進行的隨訪過程中,對患者進行X線片的拍攝,直觀準確的了解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影響根管填充是否成功的因素也有很多,除了有些醫生操作不當外,根管的數目和形態的差異、根管的鈣化程度、根管的彎曲度以及再治療患牙等等因素也會影響治療結果。患者發生牙髓病的病牙位置各不相同,磨牙的治療難度明顯要高,比如,前牙中特別是尖牙和切牙,一般來說都只用植入比較直和粗的單根管牙,根管填充的難度較小,因此充填的質量比較高,但是要注意超填的問題[3]。而磨牙根管相對來說比較細而且要彎曲,治療磨牙的根管數量和形態都不確定,治療的難度是牙髓病中最大的。目前,雖然治療牙髓病的方法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失敗率也高于10%,在治療過程中,如何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療的準確率和有效率,還需要廣大的醫學工作者們不懈的探索。
[1] 無名.根管治療技術規范與療效評價標準.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4,22(3):196-197.
[2] 魯新穎,唐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一次性根管治療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45-46.
[3] 韋曦.現代根管預備技術.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0,4(1):70.
[4] 邊專.根管治療的預后及影響因素.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