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身疾病之一。近年來,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是中國居民死因構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為威脅中國公眾健康的重要疾病。冠心病患者由于怕長期治療造成的生活質量下降及由此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尤以焦慮和抑郁最為常見。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產生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嚴重影響著治療的效果和預后。因此,及時評估患者的情緒狀態,進行心理干預,消除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對患者的治療,轉歸和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放松訓練對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臨床療效的干預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將在心內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實驗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45~78歲,平均55.3歲;其中心絞痛18例,心律失常10例,心肌梗死4例;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47~79歲,平均58.1歲;其中心絞痛19例,心律失常10例,心肌梗死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程及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患者都有基本的閱讀和理解能力,視力、聽力基本正常;意識清醒,無嚴重的心臟及其他器官合并癥;患者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擴張冠狀動脈、抗凝、強心、利尿、抗心律失常等藥物治療和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同時進行放松訓練,主要包括腹式呼吸和肌肉放松訓練。放松訓練前向患者做好告知,使其掌握放松訓練基本方法及作用,堅定治療疾病的信心。腹式深呼吸法[1]:①在安靜的環境中讓患者自然地仰臥于床上,先正常呼吸,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胸肋下緣。②閉上雙眼吸氣。吸氣的時候,應該感到腹部向外移動。同時,將空氣深吸入肺內。呼吸時,肩膀不動。保持慢吸氣3~5 s,直到肺部已經充滿空氣。③緩慢呼吸3~5 s。在呼氣的同時,腹部回收。肌肉松弛方法[2]:①舒適、自然、放松,安靜地仰臥,兩臂放于體側,兩腿稍分開,雙目輕閉;②默念“放松”,軀體肌肉從上到下開始緊張、然后再松弛,緊張與松弛比例為1∶2。③深而慢地吸氣~自然舒適屏氣(約1 min)~舒暢自然的深呼氣。同時配合自我暗示,使情緒甚至可進一步達到微眠狀態,從而使肌肉得到緩解。訓練時間1次/d,每次15~20 min,持續4周。
1.2.2 評價標準 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負性情緒評分。正向計分題 A、B、C、D 按1、2、3、4 分計;反向計分題(標注* 的題目題號:5、9、13、17、19)按 4、3、2、1 計分。總分乘以1.25取整數,即得標準分。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分者為輕度焦慮;61~70分者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者為重度焦慮。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負性情緒評分。正向計分題 A、B、C、D 按1、2、3、4 分計;反向計分題(標注* 的題目,題號:2、5、6、11、12、14、16、17、18、20)按 4、3、2、1 計分。總分乘以1.25取整數,即得標準分。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分者為輕度抑郁;61-70分者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為重度抑郁。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心電圖T波或ST-T波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心電圖T波或ST-T波有所改善,但未達到正常,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心電圖及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或無改善。顯效加有效為總有效。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SAS、SDS評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A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A評分比較(±s)
SAS SDS組別n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 32 52.3±8.3 35.2±5.3* 48.3±5.6 18.6±7.8*<0.05對照組 32 51.5±8.0 42.2±6.2* 46.5±5.8 28.4±9.1*P值 P>0.05 P<0.05 P>0.05 P
由表1可知:實驗組接受4周放松訓練之后,兩組SAS、SDS評分均降低,但降低幅度實驗組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放松訓練能夠更有效緩解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2.2 兩組干預后臨床指標比較,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由表2可知:4周后,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預的重要性 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產生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嚴重影響著治療的效果和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放松訓練作為心理干預的一種干預措施,能明顯地緩解冠心病患者伴的焦慮、抑郁癥狀,對冠心病的治療和改善疾病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
3.2 臨床護士實施放松訓練可行性探討 目前,臨床工作中針對患者心理問題的護理措施缺乏,而臨床護士與患者接觸頻繁,最有機會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并針對患者心理問題實施具體的心理護理措施。放松訓練簡便、易行,無需復雜的儀器設備,通過語言溝通,使患者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識和放松訓練的方法,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增加抵抗疾病的信心。而且放松訓練可對抗心理、生理應激的負面影響,減輕患者痛苦,從而帶來積極的經濟效益;在患者掌握了方法之后幾乎不增加護士的工作量,而心情平靜沒有緊張焦慮的患者生命體征更加穩定,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更高,在某種意義上使護理工作減輕了許多。
3.3 對護理工作的啟示 焦慮和抑郁是住院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放松訓練對冠心病患者的成功應用,為臨床護士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補充替代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和研究也有積極的意義,有助于護理管理者在人力安排上以及人性化的探視制度等方面做適當調整,以促進心理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以及減輕醫源性限制等給患者帶來的緊張焦慮,對護士繼續教育內容的設置等方面也有建設性的建議。對護理教育者,鼓勵將放松訓練作為護理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使護士在自身獲益的同時,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放松訓練可明顯改善冠心病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負性情緒,有利于糾正患者的認知錯誤,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并面對疾病所帶來的危害,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疾病,提高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
[1]龐宇.“放松訓練”三步曲之腹式呼吸法.健康管理,2011,2(2):73-75.
[2]常麗,姚云,孫慧.心理干預緩解冠心病人焦慮癥狀的效果觀察.護理研究,2010,24(11):3025.
[3]林鳳仙.認知心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遵醫行為和臨床療效的影響.中國全科醫學,2007,10(19):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