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濤
脾切除賁門血管斷流術的預后分析
閆偉濤
目的探討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的臨床療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間,本院實施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的48例門靜脈高壓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后,所有門靜脈高壓患者均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血小板恢復至正常范圍,平均隨訪12個月,40例患者腹水明顯減少(83.3%),28例肝功能明顯改善(58.3%),44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消失或明顯減少(91.7%),沒有出現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結論對于門靜脈高壓患者,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的療效顯著,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門靜脈高壓;預后;臨床分析
正常情況下,門靜脈壓力為110~180 mm Hg,在肝硬化等疾病作用下,患者門靜脈血回流受阻,容易出現門靜脈高壓,臨床癥狀以脾大、脾亢、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嘔血、腹水為主,其中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是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手術方式。本研究中,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間,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職工醫院實施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的48例門靜脈高壓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間,本院實施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的48例門靜脈高壓患者,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齡38.0~67.0歲,平均(57.0±5.0)歲,根據肝功能Child分級標準,其中A級23例、B級21例、C級4例。所有患者均有腹脹、上消化道出血癥狀,經胃鏡檢查確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部B超顯示門靜脈高壓,符合WHO相關診斷標準,均確診為門靜脈高壓綜合征。
1.2治療方法
1.2.1術前準備 入院后,做好血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心電圖、B超等常規檢查,合理應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感染治療,對于合并中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癥、腹水患者,積極糾正并發癥,提高機體對手術治療的耐受力。
1.2.2手術方法 在氣管插管作用下,進行全身麻醉,患者采取頭高腳低得右側斜臥位,待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后,選取左腋前線、脾下緣,左鎖骨,以及臍部上緣和劍突下,分別置入10 mm Trcoar和5 mm Trcoar,探查肝臟及毗鄰組織情況,利用超聲刀,逐個分離,使用可吸收夾,夾閉脾動脈、脾靜脈及其分支,完全離斷脾膈韌帶,隨后切除脾臟。患者更改體位為頭高腳底仰臥位,進行本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從左上腹置入10 mm Trcoar,采用ligasure血管壁和系統,分別離斷脾動脈、脾靜脈,以及胃短靜脈,利用超聲刀分離脾膈韌帶。切開賁門外漿膜,依次切斷曲張的食管靜脈直至食管下端約8 cm處,術中注意及時吸血,確保術野清晰,術畢,放置負壓引流管。
經過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治療后,所有門靜脈高壓患者均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血小板恢復至正常范圍,平均隨訪12個月,40例患者腹水明顯減少(83.3%),28例肝功能明顯改善(58.3%),44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消失或明顯減少(91.7%),沒有出現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
門靜脈高壓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據報道,其發生率為0.6%~2.1%,多繼發于病毒性肝炎反復發作的肝硬化,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其他肝細胞損傷因素,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門靜脈血液回流受阻、瘀滯,肝臟血流減少,繼發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脾大、脾亢、腹水等門靜脈高壓癥狀[3]。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一旦破裂出血,就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本身肝功能較差,血小板計數降低,以及凝血功能障礙,都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反復發作,甚至導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另外,反復發作的上消化道出血,會加重肝功能的惡化,肝臟合成蛋白能力大幅降低,低蛋白血癥就會加速腹水形成,容易誘發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明顯降低患者的預后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所以,只有從根本上降低門靜脈高壓,才能有效降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的發生率,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肝臟的血供源自門靜脈系統,以及肝動脈系統,屬于雙重供血系統。門靜脈系統主干是由腸系膜上靜脈、腸系膜下靜脈,以及脾靜脈匯合而成,其中主干血流的1/5源自脾臟[4]。門靜脈高壓時,不但使門靜脈血灌流至肝臟,還會造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誘發上消化道出血。目前,門靜脈高壓治療多采用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通過阻斷脾臟向門靜脈的分流,降低門靜脈高壓,還不會對肝臟組織的血供造成影響,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減少肝性腦病的誘發幾率。同時,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后,由于血流通過胃賁門的胃壁黏膜進入食管,所以,食管下段可能引發靜脈炎,甚至發生再次出血現象。所以,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后,需要密切觀察出血情況,及時給予相應處理。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血小板恢復至正常范圍,平均隨訪12個月,患者腹水明顯減少,肝功能明顯改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消失或明顯減少,沒有出現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偠灾瑢τ陂T靜脈高壓患者,脾切除賁門血管離斷術具有操作簡便、止血徹底、并發癥少等特點,有效降低了門靜脈高壓,減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 王建國. 脾切除賁門血管斷流術的預后因素分析. 當代醫學,2012,18(4):49-50.
[2] 張宇.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的預后因素分析. 臨床醫學,2011,24(5):69-70.
[3] 王彥斌. 脾切除賁門血管斷流術的治療及預后因素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2012,7(23)123.
[4] 張津瑋.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的預后因素分析. 當代醫學,2011,17(20):60.
462500 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職工醫院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