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虹 王蕾
卵黃囊是妊娠囊內超聲能見到的第一個解剖結構,形態為球形薄壁囊性結構。在早期妊娠的診斷中,超聲探查妊娠囊內是否具有卵黃囊結構成為診斷早孕的重要依據[1]。本文旨在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技術,通過觀察分析早期妊娠對象卵黃囊超聲圖像特征的變化及與之相應胚胎的生長發育狀況,探討早期妊娠中超聲檢測卵黃囊的重要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受檢者為我院2012年1~9月確診的329例宮內早孕婦女,年齡17~41歲,平均24.2歲,有明確停經史,臨床尿檢HCG(+)或(±)。
1.2 方法 儀器使用GE VOLUSON 730 EXPTER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5.0MHz的腹部凸陣探頭和探頭頻率為6.5MHz的腔內探頭。常規經腹超聲者,部分經腹顯示不佳者經陰道超聲檢查。觀測宮內妊娠囊、卵黃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動及妊娠囊周邊子宮蛻膜的情況,重點觀察卵黃囊大小、形態、結構、回聲改變。
2.1 卵黃囊直徑 329例早期妊娠對象中,卵黃囊直徑在2.0~4.9 mm的237例,占72%;直徑在5.0~7.9 mm 的70例,占21%。其余22例卵黃囊的圖像發生異常改變,占7%,其中4例直徑小于2.0 mm,6例直徑大于8.0 mm,卵黃囊缺如5例,鈣化2例,卵黃囊結構松散、模糊不清3例,卵黃管囊腫2例。
2.2 卵黃囊圖像異常(共22例)與早期妊娠結局
2.2.1 4例直徑小于2.0 mm,隨訪觀察,其中2例卵黃囊大小未發生變化,患者形成完全流產而終止妊娠;另2例卵黃囊萎縮成為一點狀結構,患者最終形成難免流產而終止妊娠。
2.2.2 6例卵黃囊直徑大于8.0 mm,隨訪觀察,其中4例卵黃囊直徑增至10.0~12.0 mm,患者難免流產而終止妊娠;另2例卵黃囊直徑增至8.1~9.9 mm,患者完全流產而終止妊娠。
2.2.3 5例卵黃囊缺如,隨訪觀察,其中2例妊娠囊增長停滯,患者完全流產而終止妊娠。另3例妊娠囊增大,妊娠囊逐漸成為空囊,患者難免流產而終止妊娠。
2.2.4 3例卵黃囊松散、模糊不清,隨訪觀察,其中2例胚芽組織生長停滯,患者形成難免流產;1例形成完全流產。
2.2.5 2例卵黃囊鈣化者,胚芽組織一直未顯示,最終均形成難免流產而終止妊娠。
2.2.6 2例卵黃管囊腫,隨訪觀察,其中1例胚芽停止生長,形成難免流產;1例胚芽組織延遲出現,最終形成完全流產。
2.3 正常卵黃囊圖像與早期妊娠結局 共307例卵黃囊的圖像未見異常,其中240例卵黃囊形態規則、飽滿、結構清晰,直徑在3.0~8.0 mm,早期妊娠結局良好;另67例有下腹痛或少量陰道出血,患者保胎治療后,早期妊娠結局良好。
卵黃囊是卵子受精2周后滋養層內壁細胞迅速分裂、分化成的囊腔,在胚胎發育和器官形成的早期階段有營養、代謝、造血和內分泌功能。正常妊娠時,卵黃囊呈壁薄、細線狀、球形強回聲,中央為透聲好的無回聲,5~10周最大徑約5~6 mm。在胎心活動之前,卵黃囊的大小和形態需放在早孕檢測的首位。
本組329例報告顯示卵黃囊與胚胎發育及預后存在密切相關性。卵黃囊大小、形態規則是妊娠預后良好的標志。相反卵黃囊變形或大小異常,往往是胚胎發生病變的最早征象。本組22例卵黃囊異常病例,均導致胚胎預后不良的結局。大的卵黃囊往往提示不良的妊娠結局,即使胚胎存活,其染色體異常的風險亦增高。Green和Hhobbins等報道,小的卵黃囊也提示不良的妊娠結局。卵黃囊高回聲與染色體非整倍體高度相關。卵黃囊形態異常、鈣化、回聲異常或卵黃管囊腫均會有胚胎死亡。卵黃囊缺如也是早孕期胚胎發育不良的首要超聲標志[2,3]。本組22卵黃囊圖像異常及相應的不良妊娠結局,使作者對于早期妊娠中卵黃囊異常改變與胚胎預后不良結局相關性的研究更加深入。
本報告67例早期妊娠伴不規則陰道流血的對象中,有39例顯示卵黃囊直徑在2.1~4.9 mm,28例卵黃囊直徑在5.0~6.9 mm,均清晰顯示卵黃囊,追蹤均顯示有胚芽以及原始心管搏動。而妊娠囊周邊有少量積血但可顯示卵黃囊者,經保胎治療后,均能觀察到胚芽組織及原始心管搏動,妊娠囊周邊的暗區也縮小或消失。超聲顯示正常卵黃囊則妊娠預后良好,具有預見性的臨床意義。即使出現陰道少量流血等先兆流產征象及體征,經積極的保胎治療,胚胎存活的可能性極大。
卵黃囊回聲正常,預示胚胎存活可能性大,即使出現先兆流產的癥狀也可積極保胎。卵黃囊回聲改變應考慮難免流產或完全流產的可能,勿盲目長期保胎。超聲檢查檢測卵黃囊簡捷,方便,為臨床提供可靠參考,對全民優生優育,提高我國人口素質有重要參考價值。
[1] 李勝利主編.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8.
[2] Cho FN,Chen SN,TaiMH,et al.The quality and size of yolk sac in early pregnancy loss.AustN Z J Obstet Gynaecol,2006.
[3] Bromley B,Harlow BL,Laboda LA,et al.Small sac size in the frist trimester;a predictor for poor fetal outcome.Radiology,1999,178: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