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業(yè)香
食管癌根治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患者的護理對策
單業(yè)香
目的探討食管癌根治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對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256例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的治療護理進行系統(tǒng)回顧。術前給予充分準備,加強全身營養(yǎng)支持,術后做好口腔護理,實行有效的胃腸減壓,保持胸腔引流管通暢,加強頸部傷口及病情的觀察,指導合理飲食。結果256例患者術后并發(fā)食管胃吻合口瘺3例,頸部吻合口瘺12例,均采取保守治療,死亡4例,余均治愈。結論完善術前及術后護理,能有效的降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
食管癌;吻合口瘺;預防;護理對策
吻合口瘺是食管癌根治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文獻報道食管胃吻合口瘺發(fā)生率為3%~6%,病死率為30%~50%。頸部吻合口瘺發(fā)生率為12%~24%。近年來由于手術方式的不斷改進,吻合器的應用提高了吻合技術,降低了吻合瘺的發(fā)生率[1]。護理質量的好壞與疾病的康復息息相關,筆者通過256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加強手術前后的觀察預防及護理對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進行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共256例,其中男188例,女68例,年齡36~79歲,平均59.3歲,手術方式為剖左胸根治術211例,剖右胸頸、胸、腹聯(lián)合三切口45例,術后并發(fā)頸部吻合口瘺12例,占4.7%,食管胃吻合口瘺3例,占1.2%。以上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療,死亡4例,病死率為26.7%,其余均治愈。
2.1吻合技術 手術3 d后出現(xiàn)的早期瘺多與吻合技術及手術中操作失誤有關[2]。采用吻合器經(jīng)胸進行食管-胃胸內吻合,在減少吻合口瘺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2.2患者的全身營養(yǎng)狀況差 糖尿病、貧血、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食管賁門梗阻嚴重的患者是吻合口瘺的高發(fā)人群,也是護理的重點對象。
2.3吻合口周圍組織感染 手術后吻合口處正常的黏膜屏障功能被破壞,口腔內的細菌進入吻合口周圍;胸腔閉式引流不暢;或者抗生素使用不規(guī)范等都可以引起局部組織水腫、感染、糜爛,發(fā)生吻合口瘺。
2.4吻合口張力過大 食管癌根治術后具有抗返流功能的食管下括約肌被破壞,再加上胃上提至胸腔及吸氣的負壓作用,可使胃內的胃酸、胃酶、甚至膽汁、小腸液等返流至食管,以及胃排空緩慢,增加了吻合口的張力,引起吻合口瘺。
3.1營養(yǎng)支持護理 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機體抵抗力。手術前對于梗阻癥狀輕微的患者,指導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避免進食粗、硬、刺激性食物,對于進食困難的患者,要了解有無電解質紊亂、貧血、低蛋白血癥等,按醫(yī)囑予以輸液、輸血、補充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過高,對低血糖耐受力差,造成切口愈合不良,易致吻合口瘺,術前嚴格按照制定的食譜進餐,靜脈滴注胰島素,定時檢測血糖,術前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7~9 mmol∕L)。術后采取胃腸外營養(yǎng)與內營養(yǎng)相結合,滿足機體所需[3]。
3.2口腔護理 指導患者正確刷牙,予以朵貝氏液或淡茶水漱口。觀察有無口腔內感染,治療口腔潰瘍、齲齒、牙周膿腫等,保持口腔清潔。術后每天口腔護理2~3次,指導患者咳痰后隨時漱口,不宜將口水下咽。
3.3胃腸減壓的護理 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對減輕吻合口張力,改善吻合口血供,防止殘胃擴張,減少消化液的浸泡和外漏,預防吻合口瘺至關重要。手術前插胃管要求與剖胸手術的位置同側。如剖左胸手術時,胃管從左側鼻腔插入,以利于管道的觀察及護理,更有利于患者翻身。留置胃管的測量方法為從前額鄭重發(fā)際至劍突,長度55 cm左右。術中因為食管-胃吻合,胃被提升至胸腔,胃管的位置過深,可進入十二指腸,引流液呈深綠色或深黃色,可適當拔出少許胃管,經(jīng)常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腔,定時擠壓,使用一次性負壓引流瓶,維持負壓值在1.47~2.94 kPa。妥善固定胃管,每天更換固定膠布,及時擦去油漬、汗?jié)n,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胃管不慎脫出后不應重插,容易損傷吻合口[4]。胃管在術后第6天有肛門排氣后拔出。
3.4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胸腔內感染、肺不張和胸腔積液等均可引起吻合口瘺。應保持引流通暢,每30 min擠壓引流管一次,檢查引流管內水注是否隨呼吸液波動,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每天用生理鹽水更換水封瓶內液體,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和氣胸發(fā)生。做好留置管道的告知宣教。如發(fā)現(xiàn)引流液變渾濁或有唾液、乳糜液及胃腸液成分,引流液大于200 ml∕h,體溫突然升高,不能緩解,全身大汗淋漓,脈搏細速,呼吸音減弱,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征象時,應警惕有胸部吻合口瘺發(fā)生[5],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3.5頸部傷口的觀察及護理 對行頸部吻合術的患者,指導患者取半臥位,頭偏向患側,頭部墊枕使頸部呈屈曲位并相對限制左右活動,翻身時注意頭、頸、身成一直線。咳嗽時輕按壓傷口,防止痰液污染傷口,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減輕吻合張力。及時換藥,如患者出現(xiàn)煩躁不安,持續(xù)發(fā)熱,白細胞增多,頸部傷口紅腫,壓痛,皮下氣腫,有水或食物外溢時即可確診為頸部吻合口瘺[6],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3.6飲食護理 食管癌根治術后的飲食護理是關鍵,術后過早進食,進堅硬食物或食團過大等均可誘發(fā)或導致吻合口瘺的發(fā)生。應指導患者嚴格遵守循序漸進的飲食原則。胃管拔出后第2天開始進食少量流質,溫度適宜,細嚼慢咽,少量多餐,進食半小時以上方可平臥。按照流質3 d→少渣半流兩天→半流兩個月→軟食→普食逐漸過渡,切忌暴飲暴食,禁煙、酒,禁食干、硬、刺激性食物,藥片應粉碎后服用,睡覺時床頭抬高10°~15°,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
食管癌根治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是吻合口瘺,一旦發(fā)生給患者的身心、家庭、經(jīng)濟帶來很大的負擔[7]。護理的重點在于早期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護士應具有扎實的專科理論知識和技能,及時發(fā)現(xiàn)吻合口瘺征象,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就能有效的降低吻合口瘺患者的死亡率。
[1] 鄒衛(wèi).普胸外科圍手術期處理.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62-163.
[2] 于長河,孫玉顎.經(jīng)胸腔食管胃頸部機械吻合在食管癌手術中的應用.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0,16(2):114-115.
[3] 張秀玲,梁宏偉,鄭麗娟.食管癌術后食管胃吻合口瘺的預防護理對策.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8,14(11):68-69.
[4] 王玉玖,董圣軍,劉典曉,等.胃逆行減壓、空腸造瘺治療食管癌賁門癌術后吻合口瘺.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9,32(6):95-96.
[5] 劉亞丹.25例食管癌術后胸腔吻合口瘺的護理體會.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24):103-104.
[6] 楚娜莎.淺談中上段食管癌術后頸部吻合口瘺的原因及預防性護理.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3):220-221.
[7] 何海英.食管癌根治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的原因及護理對策.黑龍江醫(yī)學,2004,28(11):860-861.
255067 山東省淄博市第四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