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靖
隨著我國社會逐漸發展至老齡化和實驗室診斷技術的提高,老年甲亢的發病率日益上升[1]。老年甲亢患者多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或只僅表現為某些突出的臨床癥狀,故臨床上難以明確診斷。故本研究擬對老年甲亢患者和非老年甲亢患者的臨床特點予以比較分析。
1.1 一般資料 75例老年甲亢患者均為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間住院或門診治療患者,其中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齡為(68.2±7.4)歲。同期選擇70例非老年甲亢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齡為(37.5±7.7)歲。上述患者均符合甲亢的相關診斷標準[2]。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清晨空腹抽取5 ml肘部靜脈血液,離心處理后吸取血清,檢測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血清總甲狀腺素(T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和促甲狀腺素(TSH)等指標的表達水平,并予以比較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和處理,兩組臨床癥狀例數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比較 75例老年甲亢患者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而煩躁不安、心悸、多汗怕熱、食欲亢進、身體消瘦、突眼癥和甲狀腺腫大等典型癥狀明顯少于非老年甲亢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老年甲亢患者表現出的不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如飲食欠佳、惡心嘔吐、表情淡漠、便秘和貧血等,明顯多于非老年甲亢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檢查結果比較 老年甲亢患者血清TT3、TT4、FT3、FT4表達水平明顯低于非老年甲亢患者,而TSH表達水平明顯高于非老年甲亢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甲亢患者臨床上多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和體征,有以下多種特點:①起病比較緩慢和不易早期發現,臨床癥狀體征相對較輕,常無法準確評估甲亢發病的具體時間。②典型癥狀和體征常較少表現,僅表現一些非特異性的臨床癥狀,如嗜睡、表現淡漠、飲食欠佳和惡心嘔吐等。③ 甲狀腺腺體明顯腫大、突眼癥等體征較少發生,而以甲狀腺結節和脛骨前水腫等體征為主。④與非老年甲亢患者比較,老年甲亢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不明顯[3]。⑤ 患者入院主訴多以心血管、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癥狀為主。⑥老年患者常伴隨有各種類型的心臟疾病[4]。⑦ 由于老年甲亢患者鐵利用有明顯障礙,故極易出現貧血癥。⑧ 老年患者病情復雜多樣,合并有較多的并發癥,故臨床確診較為困難,需采用個體化的方法予以治療。
老年甲亢患者不僅臨床癥狀和體征缺乏典型表現,而且在實驗室檢查方面也與非老年甲亢患者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由于老年患者甲狀腺腺體出現明顯的萎縮和纖維化等病理改變,生理學功能顯著性下降,故老年甲亢患者血清TT3、TT4、FT3、FT4等表達水平明顯低于非老年甲亢患者,而TSH表達水平明顯高于非老年甲亢患者。此與國內相關研究報道相符[5],提示年齡較大對甲狀腺垂體生理學功能有一定影響作用。
總而言之,老年甲亢患者臨床表現不典型,極易發生誤診、漏診等現象,提高對其的認識是臨床診治老年性甲亢的關鍵。
[1]潘志紅.老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特點.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6,13(3):6-8.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25.
[3]劉幼碩.老年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5,4(11):878-880.
[4]李劍軍,張秀華.老年甲亢性心臟病41例臨床分析.華中醫學雜志,2007,31(2):140-141.
[5]周飛華,徐海峰,周潤鎖,等.老年、中青年甲亢患者甲狀腺激素和血糖代謝特點分析.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