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宗漢
屈光不正性弱視主要是指雙眼出現明顯的近視、遠視、散光等情況,不能夠雙眼單視造成視物模糊,即使佩戴眼鏡,視力也會下降很快,對于此種疾病的治療,強調要經常戴鏡治療,可以促進視力恢復,否則會導致視力越發低下,并且難以恢復。此種疾病對于兒童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長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嚴重的還會導致患兒出現失明,從而制約到患兒生活質量的提高[1]。因此,對于此種疾病,患兒應當及時就診,臨床醫生要對患兒進行準確診斷,并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對癥治療,以降低患兒出現病殘的機率,確保其視力恢復到正常范圍,以保證其生活和學習的正常進行。當前,臨床上采用綜合療法治療此種疾病的效果較為顯著,對于患者的幫助較大[2]。現在選取我院收治的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患者,對其采用此種方法治療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將回顧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間到我院診治的69例屈光不正性弱視患兒,其中,男40例,年齡4~10歲,平均年齡為7.4歲,女29例,年齡6~12歲,平均年齡為7.8歲,所有患兒均經臨床診斷為屈光不正性弱視,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視物模糊、視力低下等,需要進行及時的對癥治療。將69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對照組34例,觀察組患兒采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兒則采用遮蓋療法進行治療,對兩組患兒的治療過程進行跟蹤觀察,并將所得實驗數據記錄。
1.2 方法 觀察組患兒采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首先對所有患兒的眼病程度和性質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首先給予患兒遮蓋治療,遮住患兒的健側眼鏡,對其采用Ⅰ型等進行閃爍治療,每次進行1.5~2 min,1次/d,與此同時,對患者再采用光柵治療儀對患者的目力進行訓練,根據患兒的弱視程度確定描繪時間,將描繪時間維持在15~30 min內。對患兒采用視力保健儀器進行治療,每次對單眼的治療時間為5 min,2次/d[3]。此外,還要給予患兒適當的家庭治療,對于弱視嚴重的患兒,可以對其實行插板、繪圖、剪紙、穿針等物體的精細訓練。在對患兒實行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兒的視力達到4.8,則要加固訓練,對患兒的三級功能進行訓練,同時給予患兒15~20 min/d的閃光燈治療,以實現患兒視力的逐步恢復。對照組患兒僅采用單純的遮蓋療法進行治療,首先對所有患兒的眼病程度和性質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首先給予患兒遮蓋治療,遮住患兒的健側眼鏡,對其采用Ⅰ型等進行閃爍治療,每次進行1.5~2 min,1次/d[4]。對所有患者進行赤血性治療,并根據患兒的視力改善情況適當加強訓練。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的治療過程實現嚴密監控,如果患兒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給予其對癥處理,以確保患兒的生命體征始終維持在穩定狀態。
1.3 療效標準 基本治愈: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視力恢復正常,視物清晰,對于其正常生活和學習沒有影響,生活質量提高。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消失,視力有較大程度的恢復,視物趨于清晰,對于其正常生活和學習有輕微影響,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好轉: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消失,視力有所恢復,視物模糊,對于其正常生活和學習有影響,生活質量有所改善。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消失,病情呈現出不斷加重的趨勢,對患兒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影響嚴重[5]。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性指標進行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學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對所有患者實行一系列的治療,其病情均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觀察組35例患兒中,基本治愈20例,顯效8例,好轉4例,無效3例,治療有效率為91.4%,對照組34例患兒中,基本治愈14例,顯效6例,好轉5例,無效9例,治療有效率為73.5%。通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都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
弱視是在兒童眼科疾病中較為常見和多發的一種疾病,近視、弱視、散光均屬于屈光不正的范疇,如果患者沒有進行及時的對癥治療,則會導致其病情不斷加重,嚴重的還會致使患者出現視力減退、視力殘疾,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失明現象,從而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導致兒童出現此種疾病的機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對患兒的學習造成了嚴重影響,也制約了其生活質量的提高。臨床研究表明,導致患兒出現弱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雙眼發生視覺紊亂,從而導致其單眼和雙眼的矯正視力要遠遠低于正常情況,如果治療不及時,則會導致患兒出現永久性視力低下的情況,同時也會對健側的眼鏡產生負擔,致使患兒出現健側眼鏡視力減退或者是斜視的情況。因此,對于此種疾病,臨床醫生要及時給予患兒準確診斷,并給予其對癥治療,以促進患兒病情的快速改善,實現患兒視力的恢復,并促進其生活質量提高。
當前,隨著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的發生率不斷上升,臨床上對于此種疾病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對于促進患兒病情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幫助作用。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此種療法屬于一種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將單純的幾種治療方法綜合起來,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從而對患兒起到治療作用,并治療有效率的提高。通過對患兒采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35例患兒中,基本治愈20例,顯效8例,好轉4例,無效3例,治療有效率為91.4%,對于患兒的效果顯著,對照組患兒僅采用單純的遮蓋療法進行治療,此種治療方法屬于綜合療法中的一種,雖然對于患兒病情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此種治療方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患者的治療時間,也就加大了患兒發生并發癥的機率,不利于患兒病情的快速改善,并且增加了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治療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疾病的過程中,對患兒采用綜合療法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患兒病情的改善,降低了其發生病殘的機率,并實現了患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肖信,劉偉民,林泉,等.視知覺學習治療兒童屈光參差性弱視的臨床療效.中國婦幼保健,2011,112(10):32-33.
[2]林泉,劉偉民,劉洪婷,等.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的輪廓辨別特征. 中國婦幼保健,2011,41(15):54-55.
[3]周進,崔達,程春芬.學齡前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矯正治療后的療效分析.上海醫學,2011,65(03):95-96.
[4]林泉,閻麗,王澄澄.視知覺學習治療弱視的療效分析.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0,87(01):85-86.
[6]周巧云,戴艷.醫學驗光在屈光不正性弱視兒童中的應用.中國學校衛生,2010,94(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