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馬艷平 王麗梅
發(fā)生輸液反應的原因有很多種。2011年5月23日,我院1名患者在靜點完長春海悅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促肝細胞生長素注射液后5~10 min,突然出現(xiàn)頭暈、惡心、嘔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難、四肢厥冷等現(xiàn)象,隨即出現(xiàn)意識喪失、口唇及雙手明顯紫紺。經調查是靜點促肝細胞生長素注射液過敏性反應。由于發(fā)現(xiàn)及時,患者經過醫(yī)護人員的積極搶救、抗過敏治療和精心護理,現(xiàn)在已經轉危為安。
病例1:患者,曲某某,女,41歲。因腹脹惡心,尿黃、乏力,于2011年5月9日入院,查體:T36.6℃,P78次/分,R20次/分BP140/85 mmH g,全身皮膚輕度黃染,心肺無異常,腹軟,肝脾肋下未觸及。肝功能異常:T-Bil132.0 μmol/L,DBil68.8 μm ol/L,I-Bil68.2 μm ol/L,A LT132.0 U/L,AST64.0 U/L,r-G T50.0 U/L,U A297.0 mmol/L。血常規(guī):WBC 5.77×109/L,RBC 5.2×1012/L,HGB 140 g/L,肝臟 B 超示:肝硬化,診斷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償期。入院后給予注射用促肝細胞生長素10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滴速約為50滴/分。當輸入液體約20m l時,患者突然出現(xiàn)腹痛難忍、頭暈、惡心、嘔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難、四肢厥冷現(xiàn)象,隨即出現(xiàn)意識喪失、口唇及雙手明顯紫紺,查體:BP30/0,脈搏細速,R24次/分,體溫39.2℃,面色蒼白,心律不齊,心音弱。診斷:過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報告醫(yī)生配合搶救,為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嗆咳及窒息。遵醫(yī)囑給予上腺素1m g,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20 ml,異丙嗪注射液25 mg肌內注射,同時靜脈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鹽酸多巴胺注射液20 mg和復方氯化鈉注射液5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靜推,安痛定注射液10 mg肌內注射。給與患者吸氧,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血壓、清理嘔吐物及排泄物。患者血壓15分鐘后升到85/50 mm Hg,2 h后患者神志清楚,四肢轉暖,給予心理安慰,緩解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保持情緒穩(wěn)定。4 h后癥狀緩解,生命體征恢復正常,BP110/60 mm Hg,P86次/分呼吸平穩(wěn),面色正常。
經調查,此次輸液所用輸液器,注射器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醫(yī)務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該患者是在靜點完長春海悅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促肝細胞生長素注射液后5~10 min,出現(xiàn)的寒戰(zhàn),惡心,嘔吐,體溫升高等不良反應。所以我們考慮該患者是促肝細胞生長素發(fā)生了過敏性反應。發(fā)病機理;促肝細胞生長素為多肽類活性物質,進入機體后產生IgE;IgE與肥大細胞及嗜堿性粒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使機體致敏。由于發(fā)現(xiàn)及時,患者經過醫(yī)護人員的積極搶救、抗過敏治療和精心護理,現(xiàn)在已經轉危為安。
3.1 過敏性反應發(fā)生的原因:輸液反應的原因有很多種,如:輸入的溶液,藥品不合格,輸液器,注射器不合格,輸入的液體過快,液體量過多,輸液過程中未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引起局部感染,輸液時空氣未排盡,輸液管連接不緊密,或加壓輸液,輸血時無人守護,致使空氣進入管內,連續(xù)輸液添加不及時等等,這些都能引起輸液,輕者發(fā)燒,頭痛,惡心,嘔吐,重者高熱不退,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3.2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程遷延不愈,主要是因為病毒不斷復制和機體抗病毒免疫應答所引起對肝組織的不斷損害,如果能清除病毒,終止免疫應答,就可阻斷對肝組織的損害。促肝細胞生長素是從新鮮乳豬肝臟或未哺乳新生中新鮮肝臟中提取純化后制備而成的小分子多肽類活性物質。能正常刺激新生肝細胞的DNA合成,促進損傷的肝細胞線粒體;粗面內質網恢復,促進肝細胞再生,加速肝細胞修復,對肝細胞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臨床常用于各種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輔助治療,不良反應少見,引起過敏性休克罕見,該患者非過敏體質,同期住院乙肝患者10人,都給于促肝細胞生長素注射液,該患者用藥一周無特殊不適,因促肝細胞生長素批號更換后,應用該藥5-10即出現(xiàn)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臨床表現(xiàn),給予相應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故考慮為促肝細胞生長素所致的過敏性休克。
4.1 心理護理 患者因為發(fā)生過敏行反應,所以對輸液持有恐懼和排斥心理,所以應做好患者及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護理人員應以高度的同情心,與患者溝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及患者家屬分析過敏發(fā)生的原因;發(fā)生過敏反應的后果;鼓勵并安慰患者,使其處于積極配合治療的最佳狀態(tài)。
4.2 高熱護理 發(fā)生過敏性反應的患者,大多發(fā)燒。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多飲水,體溫在39℃以上者給予物理降溫,30 min后復測體溫,高熱不退者,報告醫(yī)生,根據病情酌情給予安痛定。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熱時,應注意觀察有無虛脫現(xiàn)象。及時更換衣服;口唇干燥者,涂潤滑油;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不能使患者受涼。
4.3 飲食護理 此例患者是肝硬化患者,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飲食為主。有腹水或浮腫的患者給于低鹽飲食;有出血傾向者,飲食應以流食為主;忌食油煎,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